新華社南昌3月6日電(記者余賢紅)在九景衢高鐵線路上,,“最美鄉(xiāng)村”婺源至“千年瓷都”景德鎮(zhèn)區(qū)間有一條梅山一號隧道,隧道頂上是座130多米高的石山,,山上數(shù)以萬計的石塊暴露在表面,,這些大小石頭被鋼索“勒”著,遠處望去,,整座山像是被一張大網(wǎng)給牢牢收住了,。
春運期間,南鐵鷹潭工務(wù)段景德鎮(zhèn)路橋車間高鐵維修工區(qū)工長鄢國平每天都要帶著4名工友上山巡查,。他們身穿安全吊帶,,肩上挎著安全繩,人手一把檢查錘,,負責及時處理異常的石塊和維修鋼索網(wǎng),,時刻掌握整座石山的情況。
檢查要從山的正面上去,,從背面下來,,雖然有檢查道,但要細致檢查到山體的每個角落,,橋隧工們必須系上安全繩,,掛上安全吊帶,在山體上以“鐘擺”的運動方式進行作業(yè),。
當“鐘擺”讓鄢國平和工友們吃盡苦頭,。山上都是石灰石,斷口十分鋒利,,在平坦的地方,,他們小心一些還能避開,可山上很多部位坡度都超過了70度,,置身在這些幾乎垂直的石頭網(wǎng)面上,,一只手要握緊安全繩和安全帶,,一只手要拿著檢查錘敲打,特別是靠近山頂,,百米高空足以讓人不寒而栗,,稍不注意,身體失去平衡,,腿部和手臂就有可能被劃傷,、刺傷。
敲擊觀察,、辨音能有效檢查判斷石頭的狀態(tài)。為了更高效地盯控危險石頭,,巡查的次數(shù)多了,,他們在工作簿上繪成了一張“排危地圖”,山上哪里的石頭比較容易受潮,,哪些石頭出現(xiàn)了裂紋,,哪里經(jīng)常有動物出沒……鄢國平說,地圖上面清楚地標記了這些石頭的位置,。
巡山不能帶私人通訊工具,,但有一部巡線定位手機必須帶在作業(yè)人員的身上,一些重點部位還需拍照記錄,。巡山小隊里八成是青年,,收工后分享工作美景是他們愛干的事,在網(wǎng)上能收獲一大串的“點贊”,。
“上山檢查,,既是在完成組織交給我們的任務(wù),還能健身,、吸氧,,一舉兩得!”每天看著山下60多趟高鐵列車從隧道飛馳穿過,,鄢國平總和工友這樣打趣道,。大伙覺得是這么個理兒,雖然工作不容易,,但所有的辛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