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3月7日電(記者 周文沖)受長江上游來水量減少影響,,長江江津段水位近期持續(xù)回落,,被譽為“川江七大枯水題刻”之一的江津蓮花石時隔11年再次露出江面。
蓮花石水文題刻位于重慶市江津區(qū)幾江東門外長江航道北側(cè)江水中,由36塊大小礁石和38段題刻組成,,全露面積可達800平方米,,因宛若一朵盛開的蓮花而得名。隨著長江水位持續(xù)下落,,平時藏于滾滾江水中的蓮花石漸漸露出了它神秘的身影,。
在幾江長江大橋上極目遠(yuǎn)眺,寬闊的江面上煙波浩渺,,一大片黛青色的蓮花形狀礁石在江水中綻放,,露出江面約有半米高,4平方米左右,,石塊上布滿水藻和青苔,。
枯水位題記是長江特有的一種文物類型。三峽文化研究所所長劉興亮說,,通過研究題刻區(qū)水位的消長,,可以推斷出過去水文史的變化流程軌跡,對當(dāng)前水利設(shè)施的修建和水文研究都具有參考價值,。
據(jù)介紹,,蓮花石上題刻了明代到民國時期的詩詞47首,其中明代3首,,民國7首,,其余都是清代題刻,包括大量愛情詩和寄托蓮花石出水兆豐年的寄語詩,。
三峽蓄水后,,由于河床緩慢抬升等原因,近來年蓮花石出水頻率減少,,上一次露出水面是在2007年,。趁此次出水機會,重慶市江津區(qū)文管所抓緊對其進行搶救性保護,。目前文物保護部門正通過拓片,、拍照、勘測等手段收集數(shù)據(jù),,建立三維數(shù)字模型,,為后期研究其水文價值和文物價值進行準(zhǔn)備。
新華社科倫坡4月13日電 通訊:映月蓮花別樣明——探訪竣工在即的科倫坡蓮花電視塔 新華社記者唐璐 朱瑞卿 郭磊 斯里蘭卡科倫坡市中心的貝拉湖畔,,矗立著一座擁有墨綠色身軀,、粉紅色頭冠的高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