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部長萬鋼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0日電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于10日上午10時45分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科技部部長萬鋼,、政策法規(guī)與監(jiān)督司司長賀德方,、創(chuàng)新發(fā)展司司長許倞就“加快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路透社記者:第一個問題,,中國電動汽車發(fā)展迅速,,但是近來遇到一些有關汽車制造商和消費者方面的阻力,因為消費者很難接納這種駕駛方式的轉變,,所以我想知道科技部是否會采取相應措施,,幫助消費者和各界接納電動汽車這個概念?第二個問題,美國企業(yè)家馬斯克昨天公開向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表示,,希望美國總統(tǒng)可以重點關注中美之間由于電動汽車及相關領域所造成的貿易不平衡問題,,請問萬部長對這個問題怎么看?謝謝。
萬鋼:我跟馬斯克已經認識很長時間了,,我記得大概是2008年年初,,他那個企業(yè)剛上市,我就曾經去駕駛過他們當時開發(fā)的第一輛電動汽車,,我們這些年經常有交流,,他第一次到中國來,就開著他的特斯拉車到了我們部里,,我們共同研討電動汽車發(fā)展中的一些問題和我們的優(yōu)勢,。應該說,我們從2001年開始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對電動汽車的發(fā)展,,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電池,、電機,、電控技術,通過產學研結合,,開展從基礎到技術方面的研究,。十年以后,我們開始啟動了大規(guī)模推廣,。我記得在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都和廣大的潛在用戶見面,得到了很好的評價,。
2010年,,開始進行推廣,啟動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如關鍵技術的研發(fā),、產學研結合方面的支持等,,特別是加大了電動汽車的財稅鼓勵,。到去年,我們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已經達到了77萬輛,,同時,我們的保有量已經超過了160萬輛,,占世界的一半,,我們叫兩個50%,我們發(fā)展電動汽車最重要的,,一是優(yōu)化能源消耗結構,,減少石油依存度;二是為了減少大氣污染,特別城市中的大氣污染;三是電動汽車作為載體,,對于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來采用共享模式,,有特大的潛力來幫助緩解交通擁堵,。同時,現在世界范圍內,,從傳統(tǒng)汽車逐步向電動汽車發(fā)展,,已經成為了一個趨勢,。我和各國的企業(yè)家,、跨國企業(yè)交流都比較多,在這個交流當中,,我們可以互相進行溝通,。
目前,,許多國家的新能源汽車也都進入了市場,比如說在寶馬的I3,、大眾,、奧迪,也包括通用,、福特等也在逐步進入市場,。他們是由在中國的合資企業(yè)生產,,享受我們同樣的同等待遇。我的同事今天還跟我說,,我還特別看重這個,,奔馳和比亞迪合作一個叫“騰勢”,賀德方同志買了一個,,用著效果還挺好,,我覺得這挺好,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互補,。
我和馬斯克接觸當中,,好像沒有聽到過他對我們提出什么問題。我想告訴你的是,,中美在電動汽車的合作也十分緊密,,我們和美國能源部有一個聯合研究中心,三大關鍵內容,,第一是節(jié)能建筑,,第二是清潔煤利用,第三個是電動汽車,,包括卡車的高效使用,,這個合作在科技創(chuàng)新的平面上并沒有障礙,如果有什么問題,,我覺得我們都可以溝通交流,,我也很歡迎美國的企業(yè)家能到中國來,除了電動汽車以外,,我們可以談的東西還有很多,,我覺得只要多溝通、多交流,,中美的科技創(chuàng)新合作是不會有障礙的,。從78年開始,鄧小平同志第一次訪美的時候,,就簽訂了《中美科技合作協定》,,這個合作一直進行到現在,陪伴著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是很希望這些合作順利進行下去,我也很有信心,,因為我們的科學家,、企業(yè)家之間已經和政府相關部門建立了很好的溝通合作機制。中國的電動汽車發(fā)展是世界電動汽車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們歡迎各國的電動汽車都到中國市場來,,使我們都能夠享受到多樣化的產品和多樣化的服務。謝謝大家,。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7日電(記者 孫釗 李華錫)15日上午,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閉幕會開始前,,第三場“委員通道”開啟,,邀請10位來自多個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接受媒體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