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幫辛鄉(xiāng)小學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新校址,、新教室,、新宿舍,,4個班近100名學生,課程不僅有語文,、數(shù)學,、藏文,,還有了音樂,、體育、美術,。但由于鄉(xiāng)親們的教育意識仍然不強,,經(jīng)常有孩子缺課、棄學,。很長一段時間里,,格桑德吉的主要工作就是到村里把學生勸回課堂。
2003年左右,,一個快畢業(yè)的13歲女孩沒來上課,,那是全班學習最好的孩子之一。格桑德吉找到孩子的母親,這位母親卻說:“孩子快要嫁人了,,家里正給她籌備婚禮,。”家里人說不通,,孩子也沒出來見老師,,第一天勸學格桑德吉無功而返。
不肯放棄的格桑德吉第二天又去了,。孩子家人終于吐露了苦衷:“你小時候上學,,父母供你多么不容易。我們可做不到,,沒錢就沒法讓孩子上學,。”格桑德吉心里的石頭落了地,,她堅定地對孩子家人說:“學費國家,、政府、大家都可以幫忙,,我也可以幫忙,。這個孩子學習好,一定能學出來,?!弊罱K,格桑德吉把小女孩帶回了學校,。如今,,這個孩子不僅順利大學畢業(yè),還像格桑德吉一樣投身了基層教育事業(yè),。
十多年來,,為了孩子們不輟學,格桑德吉頻繁往返于泥石流,、山體滑坡頻發(fā)的懸崖山谷間,;為了孩子們安全到家,格桑德吉和男老師一樣,,送孩子趟河水,、溜鐵索、走懸崖,;為了孩子們不停課,,其他地方缺老師時,格桑德吉背起干糧就趕過去,。
2013年,,墨脫公路通車,,墨脫的教育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格桑德吉說,,孩子們正在經(jīng)歷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
目前,墨脫縣已有各級各類學校15所,,在校學生2096人,,專任教師271人。鄉(xiāng)政府,、學校在廣大農(nóng)牧民群眾中,,持續(xù)性地宣傳國家關于九年義務教育的相關惠民政策,小學入學率已達99%以上,;“營養(yǎng)改善計劃”也正在這里試點,,每個學生每年都能享受800元的營養(yǎng)改善補助和3580元補助標準的“三包”(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