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3月22日電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1日公布了2017年全球各國申請注冊國際專利的數(shù)據(jù),。中國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升至全球第二,更有望三年內趕超美國坐上頭把交椅,。
而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總量(國內+國外),早在2016年就位列世界第一。中國正在成為知識產權“強國”,。
據(j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1日統(tǒng)計,去年,中美日等國在申請“專利合作協(xié)定”(PCT)上皆有強勁表現(xiàn)。(觀察者網(wǎng)注:PCT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通過PCT的專利即通常所說的“國際專利”,。根據(jù)PCT提交一件國際專利申請,申請人就可以同時在全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尋求對其發(fā)明的保護,。但是,PCT只提供保護,授予專利的任務仍然由各個國家的專利局或行使其職權的機構掌握,。)
中國的國際專利申請數(shù)從2003年起,每年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去年同比增長13%,達48882件,。
而去年,中國終于壓過日本(48208),首次升至全球第二。排在首位的美國,申請數(shù)達到了56624,。
中國也是去年唯一一個專利申請量兩位數(shù)增長的國家,。據(jù)WIPO預測,若中國按這樣的趨勢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在三年之內便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國際專利第一大國,。
“在中國經濟持續(xù)增長的背景下,希望在國際市場推廣自己創(chuàng)意的中國人正在急劇增加”,WIPO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Francis Gurry)說道,“中國已經從主要的技術使用者轉變?yōu)榧夹g生產者,。”
弗朗西斯·高銳(左) 圖源:WIPO官網(wǎng)
另外,全球整體的申請數(shù)量同比增加5%,達到243500件,刷新了歷史紀錄,。其中來自東亞的申請數(shù)占了一半,。報告中寫道,“技術創(chuàng)新的中心正在從歐美向中日韓等東亞國家轉移,。”
WIPO表示,國際專利數(shù)量是顯示企業(yè)、大學技術實力以及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于是,報告中也公布了國際專利申請數(shù)前10名的企業(yè),。
WIPO報告截圖 下同
圖中可以看到,華為技術(4024)和中興通訊(2965)兩家中國通信設備廠商雄踞榜單頭兩名,。報告稱,去年排在前兩位的,同樣是這兩家中企,“日本技術立國的地位出現(xiàn)了動搖”。
報告還提到,中國在教育機構方面則略遜于美韓兩國,。國際專利申請前十的高校中,7所都來自美國,包括加州大學、麻省理工等,。另外3席位置,則全部屬于韓國,包括首爾大學和漢陽大學。
中國排名最高的是深圳大學,為第11名,。中國礦業(yè)大學,、清華大學也位列前二十,。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jù)去年12月WIPO發(fā)布的年度報告,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16年受理的專利申請量,便達到了130萬件,。這一數(shù)字超過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專利局的總和,位列全球第一,。其中,原屬地為中國國內的申請占90%,國外的占10%,。中國申請了PCT的國際專利,則達到43168件,。
而在2016年全球新增的240600件專利申請中,中國受理了約236600件,占總增量的98%之多,。
文字節(jié)選:觀察者網(wǎng)
原標題:中國2017年國際專利申請量坐二望一,,或三年后超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