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4000畝“三荒”地的嬗變“三部曲”
正在植樹的村民們,。首席記者 王蘭芳/攝
3月21日,春分,。秦安縣東部山梁上,,不時傳來村民干活發(fā)力時的吆喝聲和發(fā)電機的轟鳴聲,一株株綠油油的景觀林木正迎風(fēng)起舞,,長勢喜人,??粗约褐蚕碌臉洳坏盍耍€長得這么好,,村民壓根沒有想到,,因十年九旱莊稼難以生長,被撂荒多年的4000多畝“死地”,,如今竟能煥發(fā)如此勃勃生機與活力,。
路通了、水有了,、山綠了,。自2016年底以來,秦安縣委,、縣政府加快城市生態(tài)屏障建設(shè),,擴大鳳山景區(qū)規(guī)模的舉措讓附近村民們不僅真切感受到了“變則通”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的喜人變化,還實實在在從中嘗到了甜頭,。
放眼望去,,山、水,、花,、林、路,,阡陌縱橫,,一幅生動旖旎的生態(tài)景觀畫卷正沿梁峁溝壑間徐徐展開。
植樹百余天,,收入兩萬余元
3月21日上午10時許,,散發(fā)著濃濃松香味的一車油松剛被拉至地頭,五六名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動作麻利地圍了過來,,一株株高約一米五,、根部直徑一米多且被原生土緊緊包裹、重300余斤的油松,,就這樣被多人齊心協(xié)力連抬帶拖卸在了路邊,。
放眼望去,一塊塊高低不一,、大小不等的山地里,,一個個事先刨好的大坑排列有序、星羅棋布,,四周到處都是村民彎腰躬植的身影,。地埂山梁間,一根根輸水管猶如苗木輸液器,,蜿蜒“爬行”至需水地頭,;景觀相間處,一條條環(huán)形路四通八達,,在山脊盤旋,。路邊,紫薇,、丁香,、櫻花、邊翹等綠化林木錯落有致,、美不勝收,。
忙活了一早上的蔚林村村民陳林林趁著喝水休息的時間,又一次站在路邊朝縣城方向看去,。眼過之處,,一片片的蒼翠蓊郁盡收眼底。作為土生土長的蔚林村人,,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被撂荒10年且雜草叢生的荒地,今日能變成眼前這個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