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林眼前的這一塊塊生態(tài)林,,位于旅游景區(qū)秦安鳳山的延伸區(qū),。2016年12月,,秦安縣委、縣政府啟動鳳山景區(qū)延伸工程后,,對鳳山景區(qū)周邊鳳山,、蔚林、腰崖等村撂荒地進行開發(fā)利用,,配套建設了水,、路以及景觀工程。
陳林林家的3畝多撂荒地也派上了用場,,2017年,,他家領到退耕還林款的同時,還在春,、秋兩季栽植苗木時,,他和媳婦去工程現(xiàn)場干活百余天,兩人合起來竟掙了2萬多元,。今年鳳山二期工程啟動后,,夫妻倆就又來山上干活了。
群眾的好點子很多
鳳山景區(qū)延伸工程4000余畝土地來源中,,90%是由撂荒地和荒山,、荒坡組成的“三荒”地,其余10%則為村民果園,。一,、二期工程實施過程中,除對村民果園保持原貌外,,其余均被“變廢為寶”,,開發(fā)利用。
泰山廟古建筑群,,位于秦安縣城東鳳山上,,是天水市唯一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其形似鳳凰雄峙秦安縣城,,故名鳳山,。全山有樹齡在300年以上的古柏32棵、石碑12塊及儒,、釋,、道三教塑像63座,大量的彩繪壁畫,,明清迄今的秦安名人和全國書法名家為鳳山題寫楹聯(lián)牌匾41副,。鳳山景區(qū)延伸工程正是這個景區(qū)原有基礎上的拓展和延伸。
“工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明顯感覺到,,群眾只要滿意了,事情就好辦多了,?!迸d國鎮(zhèn)一名工作人員深有感觸地說。他說,,景觀苗木剛運到工地后,,鎮(zhèn)上組織村民栽植時,有干部擔心個別名貴苗木會“不翼而飛”,,事實證明,,干部的擔心是多余的,所有苗木不但全部栽植到位,,且成活率幾乎百分之百。與此同時,,栽樹經(jīng)驗豐富的村民還會頻出好點子,,啥時需修枝,何時要剪冠,,多大的樹要挖多深,、多寬的坑……全民參與、義務管護,,令工作人員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