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內(nèi),,市民們忙碌著給親人祭掃,。有的正擦拭墓碑,有的正拿著毛筆用新漆描碑,,還有的把鮮花擺放在墓前,。
“今年清明特別冷,但是每年就來這一次,,給父母掃墓,,也和親人們一同出行?!崩钆恳患覓咄昴购?,收拾掃墓用品,準備和妹妹一家去踏青,。她告訴記者,,文明祭掃已經(jīng)成為新風尚,八寶山人民公墓準備了各種祭掃用品,,燒香燒紙錢的習慣也在慢慢改變,。
探訪2
李大釗陵園成學生歷史課堂
昨天,雪后的萬安公墓空氣清冷,,殘雪覆蓋著松柏,,平添一絲靜穆氣息。
公墓門前,,汽車從停車場延伸到馬路邊,,市民扶老攜幼,相伴祭祀故人,。
人們提著清潔用品,,清洗已故家人的墓碑,擦亮碑上的名字和墓志銘,。
萬安公墓還長眠著很多革命先烈和文化大家,有些人雖已故去數(shù)十年,但墓前并不冷清,。昨天上午,,曹禺、朱自清等人的墓前,,已經(jīng)鮮花簇擁,,迎來多批前來吊唁的市民。
在公墓內(nèi)的李大釗烈士陵園,,吊唁者絡繹不絕,,前來祭拜這位中國共產(chǎn)主義的先驅(qū)。清華大學甚至將近代史綱要的課堂搬到了這里,。
“在這里,,我們更應該理解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怎么在中國萌發(fā)的,李大釗先生的生平就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點,?!闭驹诶畲筢撓壬哪骨埃迦A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華表對身邊的學生說,。
“李大釗先生是河北樂亭人,,屬于唐山市,所以他的口音應該就是唐山口音,?!比A表現(xiàn)場模仿了幾句,他的講述將李大釗的形象具象地拉近到學生身邊,。
昨日,,市民紛紛前往八寶山人民公墓祭奠已故親人。八寶山人民公墓推出“時空郵箱”供市民追思已故親人,,樹上掛滿了市民寫下對已故親人的寄語,。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