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前夕,來自浙江寧波、陜西西安和咸陽,、遼寧沈陽和錦州的部分抗美援朝烈士親屬和志愿者在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zhàn)士的帶領下,,來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緬懷、悼念革命先烈,。辛陽 樊洪波 影報道
清明時節(jié),,煦風微送。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既是賞春踏青,、感受生命孕育的節(jié)氣,也是追思先輩,、寄托感恩情懷的時刻,。各地干部群眾來到烈士陵園,開展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同時,,鮮花獻逝者、種植紀念樹等文明祭掃方式日益增多,,成為新風尚,。
移風易俗 樹立新風尚
4月3日一大早,河北邢臺天一社區(qū)的居民肖愛君就收到一束仿真菊花,?!坝梅抡婊罀撸拳h(huán)保也美觀,,我為社區(qū)的公益贈送活動點贊,。”肖愛君說,。為了倡導綠色文明祭掃,,天一社區(qū)發(fā)出倡議書,并向居民送出數(shù)百束仿真菊花,?!皞鹘y(tǒng)的祭掃方式應與時俱進,要適應新時代的特征,創(chuàng)新更多形式,?!鄙鐓^(qū)黨支部負責人說。
“西湖李家,,上下三村,,大小四姓,李黃涂萬,,和諧共居……” 4月5日上午10時,洪亮的聲音響起,,江西進賢縣西湖李家村清明開始集體祭掃活動,。在村里祖壇,,100多名村民拾級而上,,一起高聲朗誦祭祖辭,,獻上鮮花,,向祖先們?nèi)瞎?。“我們設置祖壇,組織村民集體祭掃,,用鮮花緬懷親人,這一文明風尚已堅持了10年,?!贝迕窭顕谜f,西湖李家村擁有600多年歷史,,清明節(jié)舉行集體祭掃,已成為該村傳承孝悌文化的傳統(tǒng),。
白菊花,、黃菊花擺在顯眼位置,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城區(qū)解放路一家花店,不少市民在挑選清明祭掃時的鮮花,?!艾F(xiàn)在,低碳文明祭掃新風越來越被廣大市民認可,,帶束鮮花祭拜先人更顯清新文明,?!被ǖ昀习尻惻扛嬖V記者,,經(jīng)濟實惠的花籃是市民的首選,?!敖陙恚藗兊沫h(huán)保意識不斷提高,,市民掃墓時采一截松枝帶回家的習俗,已變?yōu)樵跇渲ι舷迭S絲帶,?!碧旌陥@館長助理王莉說,為避免發(fā)生消防安全,,不少市民利用網(wǎng)絡,、鮮花祭掃,盡量不焚紙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