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明期間各地開展多項活動
弘揚先烈精神 凝聚復興偉力
清明之際,廣西南寧,,武警官兵在烈士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李世近 攝(人民視覺)
4月7日是清明節(jié)假期的最后一天。從整體看,,今年清明繼續(xù)演繹“三重奏”:追思先人緬懷英烈,,踏青郊游親近自然,傳承文化凝聚力量,。
4月6日,,青年志愿者指導小朋友讀書。清明期間,,河北石家莊市橋西區(qū)開展“共享圖書 快樂閱讀”活動,,鼓勵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記者 史自強 攝
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清明時節(jié),,多地舉行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各地烈士陵園,、革命紀念場所人潮涌動,游客向革命英烈致以哀思,、獻上敬意,,紅色旅游景區(qū)接待游客明顯增加。清明首日,,湖南韶山接待游客超過6萬人次,,4.4萬人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清明期間,,重慶沙坪壩歌樂山烈士陵園接待游客11萬人次,。甘肅會寧會師舊址接待游客2.7萬人次。四川小平故里,、朱德故里,、陳毅故里等景區(qū)接待游客均過萬人。
在紅色革命老區(qū)河北邯鄲涉縣,,社會各界人士在八路軍129師司令部舊址院內駐足,,參觀歷史文物,追憶烈士事跡,。在紀念館內,,以“清明祭英烈”為主題的清明詩會拉開帷幕,廣大詩詞愛好者自發(fā)前來參加,,深切緬懷革命烈士。
在邢臺任縣,,當地中學的1800多名師生開展以“緬懷革命先烈,、珍惜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在黨員志愿者的帶領之下,,同學們召開主題班會,,并組織“文明祭祀”現(xiàn)場簽名活動,并一同開展了網上祭英烈,、紙鶴寄哀思等形式的主題活動,,學生們登錄中國文明網進行網上祭奠,書寫祭奠感言,,學習先烈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
4月7日,安徽碭山縣迎來百萬畝梨花盛開,當地梨農組織吹嗩吶,、唱大戲,、斗羊等傳統(tǒng)民俗表演,祈盼酥梨豐收,。韓俊杰 王嫣 攝影報道
寓教于游,,浸潤傳統(tǒng)文化
小長假,“文化”也是關鍵詞,,博物館等科教,、人文氣息濃厚的地方成為不少人出行的選擇。
清明期間,,海內外近400萬游客到陜西文博單位參觀,,文博參觀人數創(chuàng)新高,同比增長18%,。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參觀人數達17萬人次,司馬遷墓祠紀念館達20萬人次,。
“桃花依舊——唐代詩人墓志特展”“天漢古韻——漢中歷史文物展”等展覽,,讓參觀者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發(fā)展。黃帝陵,、延安革命紀念館,、照金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等開展祭奠活動,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溫紅色精神,。
4月7日,“花開金城·果鄉(xiāng)之約”首屆蘋果花節(jié)在河南靈寶市寺河鄉(xiāng)開幕,,吸引了3萬余名游客,,樂享當地舉行的20余項鄉(xiāng)村文化旅游活動。
蒙草生態(tài)鄉(xiāng)土植物博物館清明節(jié)免費開放,,成為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的旅游熱點,,參觀人員近10萬人次。鄉(xiāng)土植物博物館有1257種馴化過的野生植物物種,、26萬份花草種子資源,,成為市民的科普新陣地。(記者 王珂,、丁志軍,、龔仕建、史自強,、朱佩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