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觀察】治理10多年,為何北京仍年年飛絮,?
由于前期低溫天氣,,今年北京楊柳飄絮時間較往年推遲一周,但還是給市民日常生活帶來煩惱,。
資料圖:垂柳大量飛絮,,宛如“四月飄雪”,。劉家 攝
北京園林局今天宣布,今年將多措并舉,,綜合治理30萬株楊柳雌株,。實際上,從2000年起,,北京就開始專項治理楊柳飛絮,。10多年過去了,北京為何仍年年飛絮,?
對于飛絮是什么以及飄絮的原因,,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張志翔介紹說,春季空中飄散的楊柳飛絮是楊柳雌樹的種子和衍生物,,楊柳樹為了傳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這些白色絮狀的絨毛,,攜帶著種子,,以風為媒,漫天飛散,。
這種現(xiàn)象不僅在北京有,,在楊柳樹普遍種植的北方多個省市區(qū)都有飛絮現(xiàn)象,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和周期性,。
盡管弄清了病根,,但是治理起來并不容易。北京市現(xiàn)有的楊柳樹主要集中種植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雌性植株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四五十年過去了,這些雌性楊柳樹到了生命力最旺盛的階段,,產生的飛絮也一年比一年多,。據媒體報道,目前北京城市規(guī)劃建成區(qū)還有楊柳樹雌株200萬株,。
二次飛絮現(xiàn)象也是導致飛絮治理難見成效的重要原因,。張志翔表示,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硬化地面越來越多,,飛絮落地后無法附著在土壤上,風一吹,,又會飛起來,。
為了斷病根,有人建議直接把產生飛絮的楊柳雌株都砍掉。對此,,一些專家表示治理楊柳飛絮,,不能一砍了之。張志翔就認為,,楊柳樹作為北京的鄉(xiāng)土樹種,,在生態(tài)作用上有很多優(yōu)點,不能因為飛絮就否認它們的生態(tài)貢獻,。楊樹高大挺拔,,具有很好的遮陰效果:冬天落葉晚,春季發(fā)芽早,,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同時楊柳樹還具有釋氧固碳,降溫增濕,、減菌殺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質等顯著的生態(tài)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