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西安4月18日消息(記者雷愷)4月18日國際古跡遺址日,,作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結(jié)合2018年古遺址日主題“遺產(chǎn)事業(yè) 繼往開來”(Heritage for Generations)舉行“‘手’護遺址”主題教育活動,,推動遺產(chǎn)保護的代際傳承,激勵更多年輕人參與到遺產(chǎn)事業(yè)當中,,實現(xiàn)保護理念,、精神、經(jīng)驗的代際共享,。
“‘手’護遺址”主題教育活動由指尖上的遺址,、會(移)動的大遺址、“手”護遺址,、“中美學生手拉手”,、文化遺產(chǎn)進校園五個板塊組成。結(jié)合近年公眾更喜歡通過網(wǎng)絡獲取信息的情況,,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設計了指尖上的遺址微展覽,,通過微信平臺介紹獨具特色的大遺址---漢陽陵,讓大家在手指尖了解大遺址,,了解漢陽陵,。
為了讓青少年了解大遺址,提高青少年文化遺產(chǎn)的認知水平和保護意識,,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先后走進西安中學,、陜西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秦漢學校舉辦《走進漢陽陵 保護大遺址》的專題講座,。講座以大遺址是什么,、為什么要保護以及如何保護大遺址為主線,通過一張張精美的大遺址圖片,,循序漸進地向在場學生介紹遺址的概念,、特點、分類等內(nèi)容,使大家對遺址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國際古遺址日前夕,,西安美術學院環(huán)藝系30位師生來到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開展“手”護遺址主題教育活動,,首先學生們在文保專業(yè)人員的帶領下了解大遺址,、大遺址的保護以及大遺址保護的小故事;隨后,,大家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展開設計,,繪制自己心中的漢陽陵大遺址的樣子,在慢慢繪制雕琢中加深對大遺址的理解,,讓大遺址在大家手中活起來,。同學們的作品將會在后期進行評選,頒布證書及獎品,,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還將舉辦大遺址作品微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