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長翻墻頭,,入園鬧心頭,,燒錢超大學
公辦幼兒園的大門難進,,有家長為了報名翻園墻擠破頭,;民辦園每月保教費兩三千,,讀個幼兒園比上大學還燒錢……半月談記者在重慶主城區(qū)采訪發(fā)現,,幼兒入園普遍面臨多重困境:公辦園學位少擠不進,,優(yōu)質民辦園收費高上不起,,普惠園又普遍被視為低質園不愿上,家長對優(yōu)質學前教育的需求亟待滿足,。
公辦園奇缺:
家長為報名“翻園墻,、擠破頭”
重慶市民黃華的孩子今年秋天就該上幼兒園了,但去哪兒上現在還沒著落,?!霸鞠胝覀€公辦園,娃兒在里面放心些,。結果來回折騰了一兩個月也沒個結果,,真是心累?!秉S華說,,跑了10多家幼兒園,都說收不了,,早就報滿了,。
在重慶,公辦幼兒園成為“一位難求”的稀缺資源,。
重慶市教委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主城28.3萬學前教育兒童中,只有15%可以上公辦園,。黃華居住的兩江新區(qū),,雖然定位為“西部內陸首個國家級新區(qū)”,,但教育配套建設滯后,其直管區(qū)的89所幼兒園中僅有4所公辦園,,占比不到5%,。
“整個片區(qū)就我們一家公辦園,每年的小班招生名額只有40個左右,,來登記報名的起碼有六七百人,。”重慶主城一家公辦市級示范園園長說,,由于學位緊張,,這幾年都是至少提前一年報名,甚至提前一年報名也不能保證上得了,。
“一到報名季,,手機都不敢隨便接,各種打招呼的太多了,?!绷硪患抑k園園長向半月談記者訴苦,“去年招生時,,報名的隊伍從半夜就開始排了好幾百米,,幾個家長急得都要翻園墻進來。我們解釋說名額滿了,,家長很惱火,,說‘公辦園不收當地娃兒,要找電視臺曝光去’,?!?/p>
公辦園不僅少,而且收費不菲,。
記者走訪發(fā)現,,重慶主城一些稍有名氣的公辦幼兒園,除收取政府規(guī)定的保教費外,,還要求家長“自愿”交一筆捐贈費,,以“彌補辦學經費不足”。盡管捐贈費每年少則五千,、多則上萬元,,不少家長仍然趨之若鶩、求之不得,。黃華的一位同事輾轉托人找到關系,,在交了3萬多元的捐贈費后,終于如愿將孩子送入核心城區(qū)一家著名公辦幼兒園,。
“這是因為那些硬件好的民辦幼兒園收費更高,?!秉S華給半月談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上那種高價民辦園,一個月的費用至少兩三千元,,“一年的開銷比上四年大學還燒錢,普通工薪家庭哪里負擔得起,?”
民辦普惠園:
家長“不放心,、看不上”
公辦園擠破頭進不去,高價民辦園又上不起,,以民辦公助為主的普惠幼兒園就成了很多城市家庭的選項,。但半月談記者在重慶主城走訪了解到,多數普惠園因辦園條件較差,、師資力量薄弱,,雖然提供了不少學位,但很多家長“不放心,、看不上”,。
渝北區(qū)天宮殿街道居民張先生的女兒去年上幼兒園?!白畛踹M了小區(qū)附近一家便宜的民辦普惠園,,這個園開辦在農貿市場邊一棟居民樓里,周圍環(huán)境吵鬧,,孩子在半封閉的二樓上課,,課外活動也只有樓頂巴掌大的一塊場地?!睆埾壬f,,本來考慮到離家近,環(huán)境差也就忍了,,但入園一個星期女兒就生病兩次,,“我和孩子他媽一商量,咬咬牙還是轉到了離家遠一點的高價民辦園”,。
按照2010年公布的《重慶市幼兒園等級標準》,,幼兒園辦學水平從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普惠園由于辦學條件有限,,辦學水平等級普遍較低。以重慶市南岸區(qū)為例,,統計數據顯示,,該區(qū)73所三級園中,普惠園占到六成,。
“我家大女兒就是在普惠園上的,,雖然收費便宜,,但是帶班的保教老師每年都在換,說是工資太低留不住,?!奔易∧习秴^(qū)城南家園的高女士說,頻繁換老師不利于孩子成長,?!坝行﹫@還鬧出食品過期、虐待小孩的傳聞?,F在看到民辦,、普惠這些標簽,心里就犯嘀咕,。自己有了二胎,,不敢再送到這樣的幼兒園了。親戚朋友家有小孩上幼兒園的,,我也勸他們要慎重考慮普惠園,。”
部分家長對民辦普惠園的疑慮,,也在民辦普惠園的招生遇冷中得到印證,。“不像很多公辦園都是家長搶著來報名,,我們生存壓力更大些,,每年招生還要到周邊社區(qū)宣傳招生?!敝貞c渝中區(qū)子炫幼兒園園長譚揚春說,,作為一所民辦二級普惠園,他們每個月收取的保教費只有400元,,辦學水平也有一定保證,。但受部分民辦園辦學質量差的影響,“現在很多家長以為民辦普惠園就是低價低質,,我們也很受傷”,。
一位分管學前教育的干部分析,普惠性幼兒園本該是面向大眾,、收費合理,、優(yōu)質發(fā)展的幼兒園,但目前重慶主城的普惠園絕大部分是民辦園,,他們辦學有經濟利益上的考慮,,投入能力有限,再加上政府對這類園的經費補助標準偏低,、收費標準限制過低,,容易導致辦學條件差,、辦園不規(guī)范,造成“政府說提供了普惠性學位,,老百姓卻并不買賬”的尷尬,。
不平衡矛盾凸顯,
家長“入園”焦慮加劇
據測算,,2018年重慶主城區(qū)在園幼兒將達到30萬人,,幼兒園學位缺口高達2萬個。伴隨“二孩”生育高峰到來,,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不足和優(yōu)質普惠資源緊缺的矛盾進一步凸顯,,城市家庭的入園焦慮正在進一步加劇,。
康莊美地幼兒園是兩江新區(qū)為數不多的普惠園之一,,這里一個中班最多時有60多人,超員近一倍,,小小的教室人滿為患,。“我們開設了12個班,,這已是一個標準幼兒園的極限,。”該園一位老師說,,幼兒園已經多次因超員被家長投訴,,但要來讀的孩子太多了,大班額實屬無奈,。
“政策放開后,,父母也支持我們再生,但一個孩子上幼兒園就讓人筋疲力盡,,都怕生二胎了,。”為孩子的入園問題四處奔走的黃華說,,身邊很多考慮過生二孩的朋友跟他一樣,,都有這種焦慮。
“隨著城市家庭對美好生活需求不斷升級,,年輕一代父母越來越看重孩子的養(yǎng)育,。”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前教育中心主任徐宇說,,現在城市家庭對學前教育的硬件與軟件,、師資與管理都有更高要求,“這也是家長們焦慮加劇的重要原因”,。
重慶主城多位受訪的教育系統干部坦承,,過去幾年來當地學前教育發(fā)展思路存在偏差,。
一是將學前教育推向市場化,民辦幼兒園占比過高,,影響了學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性,。
二是政府投入太少,嚴重影響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數據顯示,,2016年重慶學前教育生均財政投入僅1999元,而同期全國平均水平為3000元,,京津滬等直轄市投入分別為1.5萬元,、1.4萬元和2.2萬元。
“現在看來,,學前教育還是要回歸到公益屬性,。”重慶市教委副主任鄧睿說,,重慶計劃通過新建,、改建、回購,、回收等多種方式新增公辦幼兒園,,預計將新增學位1.9萬個。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要積極扶持民辦學前教育,、避免低質低價的辦學模式,實現在質量標準和監(jiān)管要求上對公辦園,、民辦園“一把尺子”,。(記者 張桂林 柯高陽)
原標題:成績發(fā)群家長不滿 老師自稱心生魔障已辭職 教育難題如何破解?成績發(fā)群家長不滿 老師心生魔障已辭職,。近日,河南一小學老師的“辭職信”刷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