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5月1日電 題:中國高鐵工匠的“獨門絕技”
新華社記者 陽建
時值“五一”勞動節(jié),,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收獲著祝福和尊敬,。在位于中國動力谷的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三個從事高鐵制造的普通鉗工,立足崗位,、刻苦鉆研,、勤學苦練,練就了使用銼刀,、鏨子,、電鉆等工具的“獨門絕技”。
這些絕活均是基于他們?nèi)粘9ぷ髦芯媲缶?、千錘百煉的技藝沉淀,,是普通勞動者用匠心書寫新時代制造強國夢的寫照。
盛金龍:盲配鑰匙
鑰匙上的齒槽參差不齊,,變化多樣,,齒槽的齒型、深度和長度也不盡相同,。一般而言,,要靠機器模具才能配制鑰匙,。
然而,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的維修鉗工盛金龍,,僅用肉眼觀看鑰匙5秒鐘,,就能記住鑰匙的形狀和數(shù)據(jù),然后蒙上雙眼,,使用普通銼刀就能銼出鑰匙,。
蒙眼銼鑰匙的難度可謂極高。一是,,鑰匙上的齒槽多樣,,難以記憶;二是,,觀察記憶中不能夠使用輔助測量工具,,只能目測,;三是,,加工過程只能夠使用銼刀手工加工,不能借助其它修整工具,;此外,,蒙住雙眼,憑借手感進行銼配,,更是難中之難,。
但是,盛金龍利用平時修理高鐵電機設備的鉗工基本功,,依靠超強的記憶力和非凡的心理素質(zhì),,成功實現(xiàn)了“蒙眼配鑰匙”,他曾憑借無與倫比的絕技連闖三關,,僅用105秒成功挑戰(zhàn)不可能,。
據(jù)記者了解,盛金龍僅僅憑借手感和記憶比對就能銼制鑰匙,,離不開日常工作中修理高精尖設備時的磨煉,。
“高鐵電機是高端設備,馬虎不得,,任何時候都要精雕細琢,。”盛金龍說,。
黃光宇:燈泡上鏨鋼絲
53歲的黃光宇也是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的機修鉗工,。30余年的工作經(jīng)驗讓他練就了一身“望聞問切”排查故障的好絕技,更有著把控扁鏨于分毫的鉗工好本領,。
“燈泡上鏨鋼絲”就是他的絕技,,其精彩之處在于,,用普通的錘子和可吹毛斷發(fā)的扁鏨在普通白熾燈泡上將堅韌的鋼絲鏨斷,而燈泡完整無損,,通電后仍能正常工作,。
白熾燈硬且易碎,外殼的圓弧隨機生成并不規(guī)則,,沒有平處支撐,,也沒有平處可鏨削。同時,,白熾燈玻璃僅有0.3毫米厚,,鋼絲直徑2毫米,鏨落的瞬間白熾燈所受到的沖擊力非常大,,其難度相當于用氣割和角磨機切割難度的10倍以上,。力度一旦控制不當,白熾燈就會馬上碎裂,。
在白熾燈上鏨鋼絲時,,要做到鋼絲斷而白熾燈不破,只有在扁鏨整形精磨,、榔頭力度控制,、鐵絲精準定位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到精準無誤才能成功。
依靠日常維修電機設備的鉗工技藝,,黃光宇對扁鏨力度與技巧已形成了精準把握,。正是得益于這種分毫不差的技藝,他能在易碎且圓形的燈泡上鏨斷鋼絲,。
曹建國:薄紙上機床鉆孔
常言道紙上談兵不可取,,可在鉗工崗位工作20余年的中車株洲電機公司機修鉗工曹建國就身懷紙上談“兵”的絕技,即能在有機玻璃上對厚度僅0.03毫米的薄紙進行鉆孔,,并且做到薄紙鉆破而玻璃無痕無損,。
高速轉(zhuǎn)動下雙刃鉆頭鋒利,能夠輕易劃破高強度的有機玻璃,。在這樣的條件下,,做到紙破而玻璃無痕,難度可想而知,。
在紙張上鉆孔需要精而準,、快而穩(wěn)。在鉆頭鉆削過程中,,一張薄紙只有0.03毫米厚,,容易變形,且沒有平處支撐、沒有尖頭定位,、沒有位置固定,,紙張的每次移動和位置調(diào)整,憑借的都是曹建國的眼力,、雙手感覺和多年的操作經(jīng)驗,。
一臺鉆床,五張薄紙,。在絕活演示中,,曹建國左手握薄紙,右手握操作桿,,讓鉆頭逐步慢速貼近薄紙,,薄紙一張張被鉆破,而下一張完好無損,。用鋼針挑去切碎的薄紙,,最底部的有機玻璃也完好無損。
記者采訪得知,,為鍛煉和提升“手感”,,55歲的曹建國在工作時十分較真,戴著老花鏡在鉆床邊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飛行員忘帶鑰匙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1月14日報道,,近日,,一則飛行員鉆窗試圖進入飛機駕駛室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走紅。視頻顯示,,這名飛行員當天似乎上班遲到,,還忘了帶機艙“鑰匙”
“腳還是有點腫,其它都還好,?!背R?guī)檢查過后,嚴正熟練地脫下鄔老先生的襪子,,按壓幾下腳底,,再幫著把襪子穿上。他是鄔老先生的家庭醫(yī)生,,每周三上午風雨無阻登門檢查
飛行員忘帶鑰匙 倫敦希斯羅機場日前發(fā)生奇葩一幕,,一名飛行員上班忘帶鑰匙,,打開駕駛艙窗戶試圖翻窗進入。視頻上傳后,,這名飛行員遭到網(wǎng)友的調(diào)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