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22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蔡霞)20日晚,,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中心團隊傾情翻譯的《深海探險簡史》亮相上??萍脊?jié)。這是國內第一本講述深海探索過程的譯著,,它將帶領讀者“重走”深海探索之路,。該書的原著為羅伯特·D·巴拉德,他是美國海洋科學家,,“泰坦尼克號”殘骸發(fā)現者,,世界上最偉大的海底探險家之一。
據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介紹,,2017年,,上??茖W技術出版社希望他能推薦人員翻譯羅伯特·D·巴拉德的《THE ETERNAL DARKNESS——A Personal History of Deep-Sea Exploration》(即譯著《深海探險簡史》),。崔維成對羅伯特·D·巴拉德非常熟悉,多次讀過他的文章,,并知道他在著名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工作了30年,,領導和參與了超過110次深海科考,,是深海領域的一位非常知名的老前輩,。于是牽頭策劃了翻譯團隊。
“這是國內第一本關于深海探索的譯著,。團隊翻譯完成以后,,我的確覺得這是一個既有文采又懂科技又有親身經歷的人寫出來的優(yōu)秀作品,從中我自己也學到了很多的新知識,。書中故事性很強,,一讀就讓人愛不釋手。這除了得益于作者豐富的海洋科考經歷和知識,,更是他對科學普及的熱愛和重視,。作者從1997年起就積極投身于康涅狄格州神秘水族館與探索研究所的多個面向青少年的教育項目,。由于他既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又長期從事過青少年的科普,,本書敘述的這段歷史,,也大多數都是他親身經歷和參與,因此,,這確實是一本具有非常高的權威性和可讀性,,不可多得的海洋科普類書籍?!贝蘧S成說,。
《深海探險簡史》由上海海洋大學萬米載人深淵器機械系統(tǒng)主任設計師羅瑞龍等人翻譯?!拔覀儼衙刻煜掳嗟臅r間,、雙休日、節(jié)假日都利用起來翻譯這本書,,全文共計22萬字,。翻譯的過程也是個人升華和學習的過程。讀原文的時候,,沒有覺得有問題,,可當想要用中文準確地表達出來時,經常會發(fā)現找不到適當的詞語來形容,。那個時候就特別痛苦,。”羅瑞龍說,,“在筆譯的過程中,,才發(fā)現背后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與交流。我們團隊探索萬米深淵的經歷和作者的經歷奇妙地互動起來,,這種互動也讓作品的生命得到了更好的延續(xù),。當看到初稿時,所有的辛苦都煙消云散了,?!?/p>
書中通過紀實小說般的語言,為讀者介紹了人類探索深海的過程和驕人的成果,。作者羅伯特·巴拉德因發(fā)現“泰坦尼克號”殘骸而聲名遠揚,。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人類探索深海的歷程,大部分歷史作者都親身參與過,,因此更像是一本回憶錄,,帶領著讀者離開熟悉的海面,跟隨著先驅們的步伐,,進入廣袤且永恒黑暗的深海中,,不畏艱險地進行著一次又一次地嘗試,,不斷地探索深海的奧秘。
在外人看來,,上海海洋大學深淵中心就是一支“搞科研”的隊伍,。但在這群“科研”隊中,科普的重要性并不亞于科研,。2016年5月1日,,深淵中心與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的“彩虹魚”深海科普基地正式對外開放,,以深海體驗為特色,,將最前沿、最全面的深海裝備和深??茖W知識展示給公眾,。2017年6月,又獲批為上海市基礎性科普教育基地,?;孛磕杲哟龂鴥韧鈪⒂^兩萬余人次,定期舉辦包括“彩虹魚”進校園系列活動,、“三生三世 22里深?!薄d人潛水器歷史展、“彩虹魚”親子游,、“海洋大講堂”等在內的多種特色系列活動,,成為上海市知名科普品牌。
正在我國南海海域執(zhí)行試驗性應用第三航段科考任務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于21日凌晨成功回收,,在本航段首次實現連續(xù)夜?jié)摚@在國際上也是非常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