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24日電 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的兩代守護人
新華社記者白佳麗,、周生斌
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緣,,馬宗輝,、馬曉華父子用26年的時間,,管護著380畝防風基干林,、1萬余畝國家公益林,,為阻擋沙害的林帶延續(xù)生命,。
在我國第二大沙漠的南部,,有一片綠洲向沙漠腹地延伸了近70公里,,那是屬于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八師150團的“奇跡”,。在20世紀50年代,數(shù)千名軍墾戰(zhàn)士開始在沙海邊植樹,,為了把樹種活,,戰(zhàn)士們把百里之外運來的食用水留給了小樹苗。
20世紀60年代,,馬宗輝從甘肅老家來到150團,,墾荒安家。1992年,團里急缺護林員,,馬宗輝便帶上全部家當來到無人居住的沙漠邊,,開始用一己之力守護團場幾十年種下的綠色。3年后,,馬曉華手握軍功復員回家,,本應成為150團一名“有身份、有地位”的工人,,卻被父親召回,。
“直到父親去世,我才開始理解他當初的決定,,林子總得有人守著,,即使他知道有多苦?!瘪R曉華說,,回到沙漠邊那年,他只有23歲,,荒涼與辛苦讓他也怨過父親,。
“現(xiàn)在有了機井和管道,澆水方便多了,,打開閥門,看樹喝飽,。以前每次和父親澆水前,,都要一點一點清理出渠道里的沙子,所有的樹澆一遍,,至少得一個月,。過去風沙大,黑風一吹,,根本找不到回家的路,,我們父子就躲在沙包后面,頭發(fā)里,、衣服里,、嘴里都是沙子?!瘪R曉華回憶,。
在父親的帶領下,馬曉華開始熟悉這份苦差事,,也開始與樹有了感情,。2006年,父親因病住院,但因為當時林帶正需澆水,,他無法抽身,,直到父親去世前3天,他才趕到父親身邊,?!斑@是一輩子的遺憾。父親臨走時說‘讓我把他埋在沙漠邊’,?!瘪R曉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