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廈門5月26日電(記者付敏)26日,兩岸近30個表演方陣,、上萬名信眾匯聚廈門,,共同參加廈門海滄滄江三都瑞青宮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圣駕巡安文化節(jié)。
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間的滄江三都瑞青宮供奉著廈門唯一一尊棕色臉保生大帝,。清朝時,,不少當(dāng)?shù)孛癖娖筮^海到臺灣,隨之請去了瑞青宮保生大帝的香火,,令瑞青宮成為不少臺灣保生大帝宮廟的祖廟,。
在今年的巡安活動中,火鼎公婆,、拍胸舞,、蜈蚣閣、雜技龍隊等閩南傳統(tǒng)非遺和民俗表演一一登場亮相,。此外,,廣東的銅鑼鼓和布袋馬、汕頭蜈蚣舞等也應(yīng)邀前來助陣,。
臺灣輔仁大學(xué)教師麥青龠是第三次參加該活動,。“這些民俗表演場面很宏大,,既精彩又熱鬧,。”麥青龠說,,“雖然在臺灣看過很多類似表演,,但在大陸觀看原汁原味的又是另外一種感受?!?/p>
“參加這個活動感覺很親切,,就像回家一樣?!苯痖T縣原縣長李炷烽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加強兩岸民眾聯(lián)系,,促進(jìn)心靈契合。
廈門文史研究專家洪卜仁表示,,瑞青宮歷史悠久,,傳承文化的同時還聯(lián)系著兩岸民眾的情感,“每年的巡安文化節(jié),,對于臺胞以及海外游子來說,,就是一種鄉(xiāng)愁,召喚著他們回來尋根問祖,,傳承文化”。
保生大帝原名吳夲,,民間也稱吳真人,、大道公等,宋代人,,生于漳州龍海白礁,,羽化于廈門海滄青礁,精通醫(yī)術(shù),、濟世救人,。保生大帝是閩臺兩地共同的民間信仰。供奉保生大帝的慈濟宮祖廟位于廈門海滄青礁和漳州龍海白礁,,世界各地的分靈廟逾千座,,其中在臺灣的分靈廟有三百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