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5月31日電(記者賈釗陳鍵興)在外演出時,,陳錫煌總會帶上一尊“田都元帥”金身,,開演前必定會用三炷香祈求順利,。這名臺灣布袋戲大師家的供桌上,,還有一尊從天花板垂到桌面的鐘馗懸絲傀儡,。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相傳17世紀起源于福建,,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和廣東潮州等地流傳,,后由來臺先民帶入寶島落地生根??軕騽t指懸絲木偶或提線木偶,,有上千年歷史。在臺灣,,兩者交集不多,,陳錫煌家卻是非常獨特的例外,在兩岸木偶藝術(shù)史上寫下重要一筆,。
陳錫煌生于1931年,,隨母姓,他的父親李天祿是“亦宛然”掌中劇團的班主,,曾參演侯孝賢導(dǎo)演的多部電影,。雖出自布袋戲世家,但陳錫煌和弟弟李傳燦年少時曾隨渡海來臺的傀儡戲藝師張國才學(xué)藝,。
1988年,,李天祿看到泉州木偶劇團黃奕缺的提線木偶表演錄像,嘆為觀止,,當即決定讓兩個孩子回渡海峽拜師,。據(jù)李傳燦回憶,,父親曾說,當布袋戲演師,,一定要會演傀儡戲,。
黃奕缺生于1928年,13歲學(xué)藝,,1952年加入泉州木偶劇團,,后不斷創(chuàng)新懸絲木偶制作和表演藝術(shù),成長為一代木偶大師,。在兩岸木偶劇界,,流傳著“泉州有個黃奕缺、臺灣有個李天祿”的說法,。
1990年,,泉州木偶劇團請出“戲神”田都元帥,為陳錫煌和李傳燦舉行正式拜師儀式,。據(jù)記載,,閩臺民間信奉的“田都元帥”原名雷海青,福建莆田人,,是唐玄宗時期著名的宮廷樂師,,至今仍被臺灣戲劇界、音樂界奉為祖師爺,。
跨海師從黃奕缺時,,陳錫煌和李傳燦都已是臺灣布袋戲領(lǐng)域頗有影響的藝師。黃奕缺言傳身教,,每天親自傳授提線木偶絕技,,臨別時贈送了親自雕刻的戲偶給兩個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