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青海“外來戶”的落戶過程并不順利,,馬烏特別克·馬哈孜算的賬也沒完全打消村民心頭的疑慮,。原來,,紅樹莓種苗要3.7元一株,加上其他種植成本,,第一年每畝地的投入要4000多元,,這么高的投入讓村民們踟躕不前,。
“雖然比種玉米收入高多了,但畢竟村里沒人種過,,好不好種,,好不好銷,大家心里都在打鼓,?!贝迕癜⒙恼f法,代表了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
面對大家熱切卻又躲閃的眼神,,身為村支書的馬烏特別克·馬哈孜只好帶頭先干,2017年4月,,他拿出70畝地,,嘗試著種下了樹苗,8月,,還處在生長期的部分紅樹莓就掛果了,,果實一下來就被聞訊而來的商販在田埂上買走。馬烏特別克·馬哈孜提前嘗到了甜頭,,而村民們的疑慮也隨之消散。
今年,,村里號召100戶村民每家出1畝地,,擴種紅樹莓。阿曼太說:“大家沒了顧慮,,就怕來晚了拿不到種苗,。”
淅淅瀝瀝的小雨拖住了夏天燥熱的腳步,,滋潤著田間蓬勃生長的紅樹莓,。記者穿行在村子里,還看到村民房前屋后種植的蘋果樹,、酸梅樹,。熟悉游牧生活的當?shù)馗刹空f,這些出現(xiàn)在牧業(yè)村里的果樹,,既是牧民生產(chǎn)生活方式變遷的見證,,也是美好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