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來的老人獨自在家會感到孤獨,希望有人來陪他們聊天,。駐村幫扶干部的到來,,讓老人們有了嘮嗑的對象,,家長里短、村里的陳年往事,、縣里又有了什么新的惠民政策等話題,都成為老人們的談資。
我們剛到路口,,坐在門口的戴觀明看見我們來了,老遠便起身迎接,。緊接著老戴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前幾天施工隊剛剛把我們家門口的道路又硬化了,,我準備在門前這個位置栽上幾棵樹,你們覺得怎么樣,?”……
“村里一些老人平時一個人無所事事,,我們到家里坐坐,陪他們聊聊天,,他們心里也會很開心,,覺得有人還惦記著他們?!编嵄f,,駐村幫扶不是走過場,只有俯下身子,,才能夠傾聽老百姓內(nèi)心的真實訴求并幫他們解決,,駐村的日子才能品嘗出“甜味”。
去年為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效,,鄉(xiāng)里在外考察調(diào)研后,,決定發(fā)展絲瓜種植產(chǎn)業(yè)。成熟的絲瓜可用于制作鞋底,、沐浴用品,、床上用品等,通過和加工企業(yè)對接,,每畝地能夠?qū)崿F(xiàn)產(chǎn)值4000多元,。
貧困戶劉滿妹今年就準備種3畝絲瓜,我們前段時間在走訪時,,無意間聽她說,,因為家里缺勞動力,想請人幫忙在地里搭架子,、拉鐵絲網(wǎng),,這是種絲瓜前的準備工序,,也同樣是個體力活。
鄭書記聽后,,趕緊打住她,,“請啥人啊,我們這不就是免費的勞動力嗎,?”
第二天一早,,我們便來到劉滿妹的地里,把削尖的竹子一根根插進土里,,用斧頭敲打固定,,再重新固定鐵絲,這樣等到絲瓜成熟時,,才能承受得住重量,。雖然氣溫還不算太高,但是在地里的勞作還是讓我這個沒干慣農(nóng)活的年輕人氣喘吁吁,,不到一刻鐘,,汗水就順著額頭往下滴。
干完活,,回到滿妹阿姨的家里,,她一邊進房間找椅子招呼我們坐下,一邊忙著給我們倒水,,擺好杯子后,,又跑去二樓拿出番薯干、南瓜餅招待我們吃,,嘴里還念叨著要留下我們吃午飯,。我能夠感受到她對我們的謝意,山里人的樸素和善良令人動容,。
其實,,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桿秤,倘若真心實意為他們付出,,他們會心懷感恩,。而產(chǎn)生的情感共鳴,就如山間的清風一般,,溫潤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