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地方政府部門和有關機構設定的,或者增加的證明事項,有關部門和機構在辦理群眾和企業(yè)申請許可,、登記、社會保障事項時,,擅自增加證明事項,,要求申請人出具與其單位簽字或者蓋章的證明材料,或者提高證明要求,。地方做過清理,但仍不徹底,,沒有達到讓群眾滿意的程度。
三是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設定,,但可以被代替的證明事項,,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可以通過法定證照,、書面承諾、網絡核驗證明或者可以被其他材料涵蓋的以及代替的,,需要由地方和部門提出取消的建議,并且通過修訂法律,、行政法規(guī)予以取消。
哪些硬招能夠確保清理工作取得預期效果,?一是沒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一律取消。法律法規(guī)沒有的,,各部門各地都不能擅自增加,。二是能夠通過個人現有的證照證明的一律取消,。三是能夠采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四是能被其他材料涵蓋或者代替的一律取消。五是能夠通過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六是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的一律取消,。
狠抓源頭清理,加強后續(xù)管理
在實踐中經常出現甲部門已經取消了這項證明,,但乙部門還要這項證明。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傅政華表示,,要狠抓源頭清理,改革推進部門“不能要,、不再要證明”,。在清理過程中,,堅持誰設定,、誰清理、誰主管,、誰負責原則,?!爸挥胁块T不再要證明了,群眾才不會再去開,,也才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同時,,取消證明后,可以通過內部核查,、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書面告知承諾等方式,,既可以優(yōu)化服務,又可以跟上監(jiān)管,。
“司法部是此次清理事項的牽頭部門,,承擔著組織、實施,、督促、檢查,、指導,、推廣等職責。下一步要大力探索告知承諾制,,加強工作的督促檢查,。”趙振華介紹,司法部已經把證明事項清理作為法治政府建設專項督查重點,,聚焦重點地區(qū)、部門和領域,,督促各地各部門確保今年底前全部完成,,并總結工作情況及時報告。(記者魏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