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引漢濟渭嶺南3號洞TBM(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施工現場,,工人楊忠倫冒著高溫施工,,汗流浹背。(記者 李先明/攝)
秦嶺,,世界十大主要山脈之一,,橫亙在祖國腹地,形成了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劃分了華夏大地的北方與南方。
正在建設的引漢濟渭工程,,設計引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水,,在黃金峽、三河口兩大水利樞紐調節(jié)配合下,,經98.3公里輸水隧洞穿越秦嶺,,優(yōu)化配置關中、陜北的水資源,,是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公益性,、戰(zhàn)略性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項目,。
最近一段時間,記者兩次走進引漢濟渭工程工地采訪,。峽谷之中,,一道拱壩已具雛形,塔吊聳立,,各種施工機械,、車輛有序運轉,一派緊張,、繁忙景象,。
5月31日,,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工地,一道拱壩已具雛形,。(記者 李先明/攝)
6月2日,忙碌一夜的混凝土澆筑工劉世華微笑著面對鏡頭,。(記者 李先明/攝)
針對今年水旱災害可能偏重的情況,,鄂竟平表示,,要突出強化洪水預測預報和預警工作,努力延長預報期,,提高預報精度,。要超前備汛,寧可十防九空,,絕不一次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