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普通人來說,敦煌始終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敦煌太遙遠了,。人們從五湖四海來到甘肅省會蘭州,再西行一千余公里,穿過狹長的河西走廊,才能抵達這座小城。
敦煌太廣博了,。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跨過千年的時間長河,為人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龐大的世界,。許多人皓首窮經(jīng),所能采擷的也不過滄海一粟,。而游客所看到的敦煌,也多是講解員用手電筒點亮的歷史片段。
更何況,這里還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印記,。佛國世界的形象與寓意,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仍是復雜難懂的稱謂,。
很長一段時間,“敦煌熱”主要在學術圈。從著述論文到學術會議,研究人員從專業(yè)出發(fā),逐步厘清了千年石窟的發(fā)展脈絡,解讀著這處舉世無雙的文化寶藏的價值,。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的敦煌,該以怎樣的姿態(tài)再度擁抱世界?
“給佛拍照”
上世紀80年代,在美國梅隆基金會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西北大學、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拉開了敦煌石窟數(shù)字化的帷幕,。
“給佛拍照”,是石窟數(shù)字化最簡明的解釋,。在昏暗的洞窟中,專業(yè)人員自制軌道、燈箱,分層,、逐行拍攝壁畫,然后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數(shù)量龐大的照片逐一比對,、拼接和修正。僅實現(xiàn)一個300平方米壁畫的洞窟數(shù)字化,就需要拍攝4萬余張照片。
“不同于修修補補,數(shù)字化本身就是預防性的,。把洞窟的信息采集下來,通過影像永久保存,。幾十年來,我們花的力氣越來越多,步子越邁越大?!倍鼗脱芯吭好u院長樊錦詩說,。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shù)字化研究所所長吳健介紹,近30年來,畫面精度已從最初的75dpi提升到最高600dpi。這意味著,采集后的圖像四倍于原作,在熒幕上看遠比在洞窟看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