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記者楊思琪)“中國網事·感動2018”二季度網絡人物評選結果揭曉,。讓我們一同走近他們,,了解一個故事,,收獲一份感動,,傳遞一份溫暖,。
濕地“護鳥人”高國武——孤舟一葉,,他無悔護鳥,;與偷獵者對抗,他甘冒生命危險,;眷戀生靈,,他未曾退縮。為了濕地鳥兒自由飛翔,,高國武一守就是十年,。
“新農村少兒領舞者”金淑梅——少數民族地區(qū)如何實現教育均衡?金淑梅及其志愿者團隊將舞蹈課程送下鄉(xiāng),,在酒泉市80所學校推行舞蹈教育,,讓3萬余名學生因此受益。在接受“美的教育”后,,這些少數民族農村學生不再膽怯,、羞澀,,而變得自信,、陽光。
“守護羌繡的汶川地震幸存女孩”蒲虹學——十年前,,羌族女孩蒲虹學在汶川地震中被廢墟埋72小時,,失去左臂和右腿;十年后,羌族大學畢業(yè)的她選擇回到家鄉(xiāng)守護“非遺”羌繡,,組織震后幸存的繡娘進行培訓,,幫助她們走上脫貧致富路。曾被愛相待,,就愿用更多愛對待別人,。
“星星媽媽”嘎松曲珍——自閉兒童在嘎松曲珍看來都是遺落凡間的星星。這個藏族姑娘用9年時間,,走進百名自閉兒童的內心,,用耐心、體貼與呵護,,陪他們走出孤單,,感知愛和希望。
“勇擒劫匪的檢察官”謝新星——面對持槍犯罪嫌疑人,,基層檢察官謝新星毫無畏懼,,與群眾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并移交給警方,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檢察官的英勇無畏和社會擔當,,贏得百姓的信任和點贊,。
“一米老大”黃如方——作為一名假性軟骨發(fā)育不全癥患者,2008年他聯合創(chuàng)立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2013年成立罕見病發(fā)展中心,,讓大眾了解、關注罕見病,,更猶如一米陽光,,給罕見病患者家庭及罕見病與“孤兒藥”(罕見病藥物)行業(yè)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