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研究專家、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宣教科科長宋玉成認可這種說法:“在洞庭湖等廣袤的濕地區(qū)域,麋鹿沒有天敵,它唯一要擔心的就是人類,?!?/p>
記載顯示,公元18世紀初葉,最后一頭野生麋鹿消失在現(xiàn)江蘇省泰州市橋頭鎮(zhèn)的荒野中。從此,野生麋鹿在地球上銷聲匿跡,。
麋鹿是不幸的,卻又擁有戲劇般的幸運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屈原
清末,麋鹿棲身于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中,徹底離開野外,變成圈養(yǎng)的動物,。這里的麋鹿也成為中國最后一群麋鹿。
在采訪中,麋鹿專家們都對此后麋鹿種群經歷的曲折離奇身世唏噓不已,。
1865年,法國博物學家阿芒·大衛(wèi)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南海子中幸存的麋鹿,他以20兩紋銀買通獵苑守卒弄到了兩張麋鹿皮和一副頭骨,它們被西方確認屬于從未發(fā)現(xiàn)的鹿科新種,。
從此,麋鹿“大衛(wèi)鹿”的名字蜚聲海外。英,、法,、德、比等國人士紛紛通過明索暗購等手段,前后從北京南海子獵苑弄走幾十頭麋鹿,。
據(jù)史料記載,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濫,洪水沖垮了皇家獵苑的圍墻,麋鹿逃散出去,結果大部分都成了饑民的果腹之物,。
即便如此,如果沒有清末那一次著名的八國聯(lián)軍侵華事件,人們不會想到麋鹿會從生息了幾百萬年的中國徹底消失。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強劫殺一空,幸存者被迫走上了流離海外的道路,。
因其珍貴稀有,西方國家一些投機動物商高價拍賣轉運麋鹿,顛沛流離中,不少麋鹿因沒有飼養(yǎng)管理技術而死于非命,種群瀕臨滅絕邊緣,。
在近來頗受歡迎的《人類簡史》一書中,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總結了歷史上的三波物種滅絕浪潮:第一波由于采集者的擴張,第二波因為農民的擴張,第三波則是近代以來的工業(yè)活動,在此期間成千上萬種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鳥類,甚至昆蟲和寄生蟲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