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今日立秋,。
與別的季節(jié)相比,,秋季總能引發(fā)人們更多的情思與感懷。
見一落葉而知天下秋,。
秋季,,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爭相吟誦的時節(jié)。
在秋日暖陽里,,在冷雨連綿中,;
在落木蕭蕭間,,在晴空碧藍里;
秋季,,萬物多彩,,也多情。
在最美的詩詞中,,遇見最美的秋天,。
————————————————————————————————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秋語:“流火”代指農(nóng)歷七月,,仍然是較熱的月份,。“商飆”代指秋風,。從立秋日開始,,暑熱漸退,秋風開始蠢蠢欲動,;云際天空開始收斂夏日的色調(diào),,樹葉間秋聲已動。詩人用洗練的自然描寫,,告訴人們,,秋天的腳步近了。
《新秋》
唐·齊己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露彩朝還冷,,云峰晚更奇,。
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謾起悲。
秋語:三伏天到了收尾時,,迎來了立秋之日,。早起看晨露、朝霞,,感覺有點冷意,,傍晚看云層遮蓋山峰,景色更加奇美,。田壟上禾稼已經(jīng)半熟,,田野遠處綠草顯出微微衰枯之意,。還好有清朗皎潔的秋輝,我們要安守仁德,,不要產(chǎn)生悲傷的情緒,。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語:這是王維“詩中有畫”的代表作。全詩將雨后秋涼,,松間明月,,清泉流聲的美景與浣女喧笑,漁船穿荷的動態(tài)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們既營造出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勾勒出一支恬靜優(yōu)美的抒情樂曲。
《秋詞二首》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語: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但詩人卻自信秋天比那萬物萌生的春天更勝一籌,。凌云的鶴載著詩人的詩情,一同遨游到云霄,。這兩首詩主題相同,,但各寫一面,其一贊秋氣,,其二詠秋色,。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表現(xiàn)了詩人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