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目前相關部門正抓緊完善細化政策,,初步考慮在標準制定上要適當考慮地區(qū)差異因素,,但公平起見,將主要采取限額或定額扣除辦法,,而非據(jù)實扣除,,并在政策設計上盡量考慮今后個體報稅的便利化,盡量減少單一收入來源的納稅人自主申報,。
?。矗担プ罡叨惵示S持不變: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
13萬多條意見中,有不少關注修改后的個稅稅率,,其中45%的最高稅率是否下調也成為意見焦點之一,。有聲音認為最高稅率偏高,不利于高端人才引進,,甚至反而強化了高收入人群的避稅動機,,典型方式就是“錢在企業(yè),少拿工資”,。
此次決定草案沿用了草案一審稿的內容,,維持3%到45%的新稅率級距不變。
“累進稅率表中最高邊際稅率決定著對納稅人高收入段的調節(jié)力度,,這個稅率越高,,越有利于社會的收入分配公平?!敝袊嗣翊髮W財金學院教授朱青說,,考慮到近些年來一直較高的基尼系數(shù),決定草案維持45%的最高邊際稅率不變,,體現(xiàn)了國家借助個稅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決心,。
朱青介紹,目前國際上個人所得稅(中央和地方)邊際稅率比我國低的國家有,,但高的也有,。如2017年經合組織國家35個成員國中,個稅最高稅率高于或與我國水平持平的就有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德國,、日本,、荷蘭等多個國家,。
朱青認為,關鍵是一個國家應依據(jù)本國國情,,按照自己對公平和效率的偏好合理確定最高邊際稅率,,讓稅收的公平與效率達到一種理想的平衡。
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yōu)化調整,,決定草案擬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