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紛從群眾中來化解要到群眾中去 隨州探索基層自治新路由身邊人辦身邊事 法制日報記者 劉志月 8個水泵同抽一個水坑,電不夠,水也不夠,要干架,。 同一個水坑,一家抽3小時,輪流來,沒人有怨言" />
把穩(wěn)定放在第一位的社區(qū)書記
在尚市店居委會,黨員干部和群眾有一個相約而成的習(xí)慣:如果有矛盾糾紛需要居委會幫忙調(diào)解,可在上午上班前半小時到居委會反映,。
尚市店居委會書記,、治保主任和其他兩委班子成員,每天都會提前半小時到崗,集中精力專門接待前來反映各類矛盾糾紛或咨詢政策的群眾;上班前處理不完的,就與群眾約定時間再繼續(xù),。
3月14日,尚市店居委會書記,、主任王濤接到村民電話,周宗明與王小明在地里“要干仗”。
王濤知道兩家土地挨著,迅速帶領(lǐng)治保主任趕到,。原來,周宗明準(zhǔn)備搞大棚葡萄采摘園,之前跟王小明商量好修條可以進出的路,等路修到王小明地界了,王小明不愿意把自家的兩棵桃樹挪走,。
“要挪的話,你得給600塊錢?!蓖跣∶髡f,。
“之前都說好的事。再說,路修好了又不是我一個走,是我們兩家走。你要是不讓,那等修好了,可別怪我不讓你走!”周宗明毫不示弱,。
聽兩邊說完,王濤心里跟明鏡一樣,。“你的樹,我們也看了,沒多大也沒長桃,一棵最多值10塊錢,?!彼麑ν跣∶髡f。
聽了王濤一席話,王小明不好意思再提錢,同意將樹挪走,。
如今,周宗明的大棚葡萄采摘園很紅火,帶動了王小明的桃園生意,。
“穩(wěn)定不了,工作干不好!”從事農(nóng)村工作16年,王濤很有心得。
把穩(wěn)定放在首位,尚市店居委會實現(xiàn)了十年進京零非訪,、越級零上訪,被湖北省委政法委評為“2013-2017年度全省綜治維穩(wěn)先進集體”,。
“基層大部分矛盾糾紛能靠群眾自我消融,關(guān)鍵是遇到糾紛不回避、不上交,、不過夜,這就需要一大批像王濤這樣的基層干部,需要像中心戶長,、村務(wù)協(xié)理員這類熱心群眾?!甭酚乐姓f,該市將繼續(xù)完善基層自治體系,不斷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務(wù)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