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負有心人,,老杜變了,屋里煙熏得發(fā)黑的掛歷換成了亮堂堂的“金橋富路”彩畫,,飯?zhí)缅佋钍帐暗酶蓛粽麧?。第二次開評議會,老杜專門理了發(fā),,蓋住嘴的胡子刮了,,衣服換了,村民們豎起了大拇指,。
為讓水溢河村穩(wěn)定脫貧,涉縣供銷合作社“量身定做”產(chǎn)業(yè)脫貧計劃,。今年春天,,高玉峰到山東,、山西等地學習考察,引進適合當?shù)胤N植的富硒紅薯,、藍莓,、樹莓等特色農(nóng)作物品種,建起了50畝種植基地,,并實行股權分紅制度,,貧困戶不但可分紅受益,還能優(yōu)先到地里干活掙工資,。
聽說村里搞種植,,老杜第一個找工作組報名,跟著工作組選址,、翻地,、種紅薯。慢慢地,,老杜更有奔頭了,,習慣了早起,成了村里下地最早的人,。在他精心呵護下,,田里的紅薯枝繁葉茂,長勢良好,?!斑€是老話說得好,靠雙手才能致富啊,?!倍藕翁懔艘还P賬,8個月工資已經(jīng)收入4000多元,,年底還能收入2000多元,,再加上分紅1000多元,肯定能摘掉“貧困戶”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