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5日電? 題:光陰六十載,傳承三代人的鐵路情緣
新華社記者朱文哲
燈籠掛,,國旗飄,,國慶假期里處處好不熱鬧,。呼和浩特火車站迎來了假期的客流出行高峰,售票大廳里旅客絡(luò)繹不絕,。在售票大廳的“孫奇示范售票窗口”里,,王汝佳像往常一樣,坐在工位前,,熟練地操作著售票系統(tǒng),。
“您好,您去哪里,?”王汝佳微笑著問一位購票旅客,。聽到乘車日期和目的地后,王汝佳熟練地操作著鍵盤,,不到10秒鐘,,車票便制作完成。像這樣的動作,,她每天要重復(fù)成百上千次,。
王汝佳是一個“鐵三代”。一家三代人,,從20世紀(jì)50年代末開始,,就和鐵路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今年77歲的姥爺周愛軍曾是呼和浩特鐵路公安局的一名公安干警,,媽媽梁麗曾是呼和浩特站的客運員,,29歲的王汝佳曾經(jīng)是一名武警部隊的通信兵,2009年復(fù)員后被分配到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tuán)公司呼和浩特站,,成為一名鐵路職工,。
一身綠色的老式公安制服,一頭白發(fā),,眉間的銀絲下是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這是姥爺周愛軍給人的第一印象。
1958年,原呼和浩特鐵路局成立,,周愛軍從河北來到呼和浩特,,成為一名鐵路職工。機(jī)緣巧合下,,周愛軍被選拔成為一名鐵路公安干警,。這一干,就是40年,。
“做工作就是要為人民服務(wù)的,?!敝軔圮娬f,。周愛軍曾榮立過二等功和三等功,提起這些,,他便會靦腆地微笑,。這微笑,是周愛軍對自己的肯定,,同樣也是對過去工作的致敬,。
一句“為人民服務(wù)”,既是周愛軍工作的準(zhǔn)則,,也是他對子女和孫輩的教育原則,。
王汝佳的媽媽梁麗做過列車員,也做過車站的客運員,。鐵路的工作常常需要三班倒,,遇到當(dāng)班的時候,兒時的王汝佳就跟著媽媽去火車站,,一個人安靜地在休息室里寫作業(yè),。“王汝佳是在火車站的候車室里長大的,?!绷蝴愋χ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