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25日電 題:大漠深處牧家樂
新華社記者李仁虎,、王雨蕭
清晨七點,,太陽剛露頭,,微光中的沙丘披上一層迷人的青藍色,巴丹吉林沙漠在一片靜謐中蘇醒了,。
40歲的阿拉騰格日勒推開院門,,伸著懶腰走到駝圈旁,將十幾峰母駝依次牽到空地處,,開始擠駝奶,。
天色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從沙丘身后噴出,,陽光泄在山腳下的巴音淖爾湖,,湖水如鏡子般反射出湖邊的沙丘、蘆葦和6間土坯房。這6間土坯房是阿拉騰格日勒的家,,也是巴音淖爾湖周圍方圓十幾公里唯一的人家,。
位于內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國第三大沙漠,。在這里,,沙丘起伏的曲線陡變成高聳的沙山,碧藍的湖泊散落在沙海間,,這仿若與世隔絕的沙漠深處,,卻有一座小村莊,獨享著沙漠的遼遠與靜謐,。
阿拉騰格日勒是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zhèn)巴丹吉林嘎查(村)的牧民,,這個嘎查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面積3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卻只有27戶94人,,他們分散居住在沙漠湖泊周圍,過著快樂的牧家生活,。
阿拉騰格日勒一家以養(yǎng)駱駝為生,。他將早晨擠出的駝奶發(fā)酵成酸奶,攢夠100斤后,,開車運到140多公里外的駝奶加工廠出售,。“出一次沙漠開車要4個小時,,沒法天天運鮮駝奶出去,,只能發(fā)酵成酸奶,半個月出去一次,?!彼嬖V記者,。
擠完駝奶,,阿拉騰格日勒把駱駝放出去覓食,自己則開始享受勞動后的清閑時光,。在家看會兒電視,,或者用手機聊聊微信、刷刷短視頻,,風光互補發(fā)電設備的使用和移動通信信號的普及,,使大漠深處的牧民與外面的世界保持著同一節(jié)奏。
外面的世界雖然精彩,,但阿拉騰格日勒更喜歡沙漠里的純粹安靜,。“沙漠的生活很簡單,沒有城市里那么多嘈雜的東西,,養(yǎng)養(yǎng)駱駝,,見見朋友,安安靜靜也是幸福,?!卑⒗v格日勒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