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0月30日電(記者董寶森,、黃騰)一雙雙稚嫩的小手抓起陶泥,,反復地揉捏,,不一會兒,一件件頗具古老氣息的陶罐,、陶碗被創(chuàng)作出來,。
“捏完之后可以放置兩天自然風干定型,也可以經(jīng)過烘烤定型,?!背跻粚W生李佳坤一邊忙著收拾手上的陶泥一邊說,自己喜歡動手實踐,,尤其是親自動手制作陶器,。
這是在位于哈爾濱市第六十中學的黑龍江省博物館微型分館中的一幕。29日,,這一微型分館正式揭牌,,“鶯歌嶺遺址專題展”也一同展出。
在微型博物館里,,陳列著一件件出土于鶯歌嶺遺址的文物:陶片,、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斧,、石磨棒,、骨器……
學生不用走出校園,就可以與這些遠古器物近距離接觸,,學生們還可以在館內(nèi)觀看介紹鶯歌嶺遺址的視頻短片,、動手制作陶器等。
學生李浩正盯著一件件磨制石器,,不時翻看手中關(guān)于石器知識的課外書,。“我對歷史很感興趣,,家里有幾十本專業(yè)書籍,。”李浩告訴記者,他一直沒有機會去博物館看遠古石器,,這次居然在學校圓夢了,。
哈爾濱市第六十中學德育主任潘繼銘說:“這種形式的博物館更易于被孩子們接受,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直觀地了解我們的古老歷史,對我們做好德育工作也有很大幫助,?!?/p>
據(jù)悉,,黑龍江省博物館有60余萬件藏品,文物資源豐富,,近年來博物館與教育部門合作,,在中小學、幼兒園建設(shè)系列微型博物館,。近期黑龍江省博物館還與當?shù)貎杉医逃龁挝贿_成協(xié)議,,將分別創(chuàng)建以自然環(huán)境、漁獵文明為主題的微型博物館,。
“發(fā)揮博物館的文化優(yōu)勢,,讓文物走進校園,目的是打破現(xiàn)有博物館的場地限制,,使文物‘活’起來,,對于青少年學生素質(zhì)教育、審美意識都有幫助,?!焙邶埥〔┪镳^館長王軍告訴記者,在校園建立微型博物館,,可以增強學生對古老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文化知識的學習,對文物的保護與利用都會產(chǎn)生積極作用,。
西班牙《趣味》月刊5月號發(fā)表題為《世界上最奇特的博物館》的文章稱,,談到博物館,,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巴黎的盧浮宮和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但并非所有博物館都那么中規(guī)中矩和金碧輝煌
新華社哈瓦那8月10日電(記者朱婉君)今年8月13日是揭批博物館開館一周年,。記者近日來到這座位于古巴首都哈瓦那市中心的博物館采訪,,感受它如何以科技和藝術(shù)手段吸引古巴年輕人“觸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