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矛”未到“盾”先行 我國抗量子密碼算法有望四年后開始標準化 本報記者 張蓋倫 量子計算機離真正派上用場還有時日,,但國際密碼學界已經(jīng)“未雨綢繆”,,為量子計算機可能帶來的沖擊做起準備" />
量子計算機:“矛”未到“盾”先行
我國抗量子密碼算法有望四年后開始標準化
本報記者 張蓋倫
量子計算機離真正派上用場還有時日,但國際密碼學界已經(jīng)“未雨綢繆”,,為量子計算機可能帶來的沖擊做起準備,。6日,由歐洲電信標準化協(xié)會主辦的第六屆量子安全國際會議在京開幕,。會上,,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長荊繼武表示,,中國或將于2022年左右開展抗量子密碼算法標準化工作,于2025年左右實現(xiàn)商業(yè)化應用落地,。
所謂抗量子密碼算法,,抗的就是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的信息單位是量子比特,。和經(jīng)典計算機不同,,量子比特能表示“0”,也能表示“1”,,還能表示“0”和“1”的疊加態(tài),。基于這一特性,,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可以遠超過經(jīng)典計算機,。于是,面對量子計算機,,傳統(tǒng)加密算法筑起的城墻就顯得“四處漏風”,。
“有人打過一個比方,現(xiàn)在是算法和口訣都有了,,但是算盤還沒有造出來,。”荊繼武說,,沒有“算盤”,,也不妨礙大家根據(jù)成熟的量子理論先行打造防御量子計算機的“盾”。
此前,,公眾聽說更多的概念可能是量子通信,。我國已經(jīng)建設完成了千公里級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那么,,有了量子通信,,為什么還要強調(diào)抗量子密碼算法?
重慶大學信息物理社會可信服務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向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世界各國目前在工程上實施的量子通信,,本質(zhì)上都是進行傳統(tǒng)加密通信時的密鑰分發(fā)。量子密鑰分發(fā)的原理是發(fā)送方和接收方采用單光子狀態(tài)作為信息載體來建立密鑰協(xié)商,?;诹孔游锢碓恚瑔喂庾硬豢煞指?、不可復制也無法被精確測量,,在理論上能夠保證,一旦有人竊聽就能發(fā)現(xiàn)密鑰“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