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5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獲悉,首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11月14日在海南三亞召開,,來自全國65個研究院所、高校,、企業(yè)的近400位學者專家參加會議,,圍繞水循環(huán)觀測與模擬,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觀測與模擬,,月基地球觀測機理與方法,,三極時空觀測與模擬,空間地球觀測新技術與新方法等話題展開探討,。
地球系統是一個復雜的,、不斷變化的系統。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基本的前沿科學問題如地球系統如何變化,、地球系統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對全球變化的適應過程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未來地球系統如何變化等,,都是科研人員長期攻關的重要領域。在這一過程中,,空間地球科學為科學家提供了全新視角。
據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徐冠華院士介紹,,空間地球科學是利用空間觀測手段,,研究地球系統各子系統間相互作用于過程及其發(fā)展演化的一門綜合交叉學科??臻g地球科學開拓人類深刻研究地球的新途徑和新視野,,是對傳統研究方法的革命性變革,。對此,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秘書長龐紅勛研究員也表示,,空間地球科學能夠利用其空間觀測范圍廣、要素全,、時效長等特點,,抓住驅動地球系統的關鍵循環(huán)過程(如能量,、水,、生物化學循環(huán)),,來認知其在不同時空尺度上的分布與變化規(guī)律,為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手段,??臻g地球科學探索性,、創(chuàng)新性和引領性強,,我國近年來在此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突破,。
在此次大會上,空間地球科學專業(yè)委員會正式成立并啟動工作。記者了解到,,空間地球科學專業(yè)委員會是中國空間科學學會下屬的二級學會,,于2018年5月15日經中國科協批準注冊成立,,掛靠單位為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秘書處設在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郭華東院士擔任委員會主任。本次會議即是專委會組織的第一次學術活動,。
人民網訊 2018年11月3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白發(fā)展分析中心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白俄羅斯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白俄羅斯形勢與中白關系”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央廣網廈門9月8日消息(記者陳庚)“重新認識傳統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7日在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qū)召開,海峽兩岸10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重新認識傳統”這一主題,,展開交流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