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 中央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督察組正在對10個省份進行督察“回頭看”,。督察組21日通報了貴州貴陽市開陽縣洋水河流域總磷污染問題敷衍整改,、山西運城市高義鋼鐵違法傾倒鋼渣大量侵占耕地污染環(huán)境兩起典型案例。
督察組通報稱,,2017年8月,第一輪中央環(huán)境保護督察向貴州省反饋指出:貴陽市烏江支流總磷污染嚴重,,洋水河總磷污染長期得不到解決,。貴州省及貴陽市制定整改方案,改善洋水河水質(zhì),。此次督察“回頭看”進駐時,,貴州省對洋水河總磷污染問題整改情況上報為已完成。
通報指出,,2017年4月,,開陽縣投資984.7萬元在洋水河末段、大塘口監(jiān)測斷面前建設絮凝除磷設施,,每年約投入2600萬元運行費用,,通過直接添加絮凝劑的方式降低洋水河進入烏江干流前的總磷濃度。但從現(xiàn)場督察情況看,,雖然降低了進入烏江干流前的大塘口斷面總磷濃度,,但實際總磷通過絮凝劑沉降后仍留在河道中,并未有效清除,,一旦遇到降雨等因素導致河道水量較大時,,沉降下來的磷污染物仍將會沖入烏江干流,洋水河總磷污染問題實際并未得到有效解決,。
督察通報指出,,當?shù)丶{入督察整改的涉及開陽縣洋水河流域7家磷礦開采企業(yè)和1家磷化工企業(yè),但整改工作沒有執(zhí)行貴州省整改方案要求,,沒有按照“一礦一設施”規(guī)定推進落實,,而是把原有污染治理設施重新納入整改內(nèi)容,導致總磷污染問題沒有得到控制或減少。
督察組表示,,開陽縣黨委,、政府履行整改主體責任不到位,在整改中“走捷徑”,,對洋水河流域磷礦企業(yè)長期存在的污染問題沒有采取有力措施,,而是聽之任之,放松要求,。督察組將進一步調(diào)查核實有關(guān)情況,,并要求地方切實整改,對存在的問題堅決查處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