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2月4日電(記者駱曉飛,、魏玉坤)“請不請舅舅,?”白才旦在心里反復盤算著,,最終一拍桌子:“請,,禮節(jié)必須有,,但一切從簡,!”
前些天,,家住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峽門村的藏族村民白才旦忙著張羅兒子的婚事,。按照當?shù)夭刈迦说慕Y(jié)婚習俗,,在結(jié)婚前夕,,要帶著厚禮去請舅舅。要是放在以前,,他會二話不說買上好煙好酒,,但現(xiàn)在他心里犯起了嘀咕,想免去這習俗,。
“別人家都請,,你憑啥不請?街坊鄰居會怎么看你,?……”朋友的質(zhì)疑和指責像連珠炮直擊白才旦兩口子的心里,。他們聽著不舒服,但心里也認同禮節(jié)的重要性,,再三思考,,兩口子橫下心決定只買兩瓶不足百元的酒,“娃的舅舅其實也不在乎,,心意到了就成”,。
在請舅舅這件事上,白才旦兩口子態(tài)度如此堅決并非只為了省錢,,更是為了“樹新風”,。
“婚育新風進萬家,,戶戶盛開幸福花,。簡樸文明辦婚禮,,平等和諧處夫妻……” 白才旦一口氣給記者唱完了村里婚育新風的宣傳口號,他說,,“在講習所里經(jīng)常講移風易俗樹新風,,大家樂呵呵地點頭鼓掌,如今真的輪到自個兒頭上,,才發(fā)現(xiàn)這事兒不簡單,,沒點兒狠勁還真辦不了?!?/p>
白才旦口中的“講習所”是峽門村今年在村頭成立的新時代農(nóng)民講習所,,主講移風易俗、孝老愛親和扶貧政策,,意在讓群眾在鄉(xiāng)村振興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過去村里紅白喜事都興大操大辦,,有的村民家里辦場喜事就返貧了,,雖說大家心里反對浪費,但礙于面子,,沒人想捅破,。”峽門村駐村第一書記張福軍說,,如今成立的講習所定期開課講移風易俗,,讓村民自己登臺講做法講變化,同時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升學宴不辦”等村規(guī)民約,,有效剎住了鋪張浪費之風。
在白才旦兒子的這場婚禮上,,每桌酒席不超過500元,,婚禮還免了司儀,請張福軍當主婚人,,全部費用加起來不超過7000元,。白才旦笑著說,婚禮簡單了,,“人情味一點也沒減,,面子上的排場小了,,文明的排場大了?!?/p>
文明的鄉(xiāng)風不僅體現(xiàn)在“簡宴”上,,村里近來方方面面都在發(fā)生著可喜的變化:村落、道路變得整齊干凈,,村民積極參加義務勞動,,清理維護河道、水渠,;村里的留守孤寡老人得病時,,村民們爭相去探望。
“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既要有生態(tài)宜居‘面子’,,更要有鄉(xiāng)風文明‘里子’?!?張福軍說,,新時代的講習所補足了村民的“精神之鈣”,讓文明之風吹進了老百姓的心里,。
如今,,新時代農(nóng)民講習所在民和縣遍地開花,講習的形式也豐富多樣,。在隆治鄉(xiāng)橋頭村,,部分村民自愿當講習員,每人負責10戶左右的村民,,在參加完村委會組織的理論知識培訓后,,挨家挨戶進行宣講;在總堡鄉(xiāng)三垣村,,村民黨員組建黨建微信群,,不時轉(zhuǎn)發(fā)有關黨的理論、民族團結(jié)等知識,,在講習所課堂上給村民補課,。
據(jù)了解,為了剎住農(nóng)村大操大辦,、互相攀比之風,,提升村民文化和道德修養(yǎng),民和縣從今年起在28個村試點建立新時代農(nóng)民講習所,,目前已覆蓋6000多名村民,,初步達到了“以文化人、移風易俗”的效果。
“今后我們要在田間地頭,、村民院落等場所,,通過板凳會、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開展講習,,要‘講’出村民新動能,、新氣象,‘習’出村民新作為,、新?lián)?。?張福軍說,。
村民獵捕壁虎獲刑 壁虎是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尤其多見于夏季的樹林和植物密集場所。然而近幾年,,由于無蹼壁虎,,收購價格大幅上漲,導致被大量獵捕,,種群瀕于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