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2月24日電 題:洱海警鈴響起之后……
新華社記者周亮、吉哲鵬,、丁怡全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20日的監(jiān)測結果顯示,,12月洱海全湖水質是Ⅱ類,這是今年第7個月保持Ⅱ類水,,保持Ⅱ類水月份數為2015年以來最多,。
這意味著搶救洱海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近年來,,餐飲客棧圍湖,、面源污染“高燒不退”……警鈴聲聲,“高原明珠”洱海怎么了,?洱海怎么辦,?
從“貧”到“富”,警鈴接連響起
地處大理市近郊的洱海因形似人耳得名,,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
上世紀80年代起,洱海經歷了從貧營養(yǎng)湖泊向中營養(yǎng)湖泊再到富營養(yǎng)湖泊的演變,。
遺憾的是,,保護治理沒有趕上污染負荷加重的速度,。特別是六七年前,隨著大理環(huán)海游興起,,客棧,、餐飲沿湖“野蠻生長”。
“到2016年底,,雙廊鎮(zhèn)旅游核心區(qū)僅約1平方公里的區(qū)域內,,就有餐館客棧580余家,接待游客超過320萬人次,?!贝罄硎须p廊鎮(zhèn)黨委書記婁增輝說。
洱海流域環(huán)境人口最佳承載極限為50萬人,。918萬,、1028萬、1500萬,,分別是2014年到2016年大理市環(huán)湖旅游的年游客接待量,,外加80多萬洱海流域人口,遠超承載限值,。
入湖污染物也同步增長,。據權威調查,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負荷排放總量與2004年相比增加逾50%,。
氮和磷含量超標是洱海水質變差的主因,。蒼山洱海間,村莊星羅棋布,,沃野四季常綠,,是大理州傳統(tǒng)的糧經作物區(qū)。
大理州農業(yè)局副局長李月秋介紹,,去年洱海流域仍種有大蒜近12萬畝,,而大蒜化肥畝均用量是蠶豆、水稻等作物的2至3倍,。
由于多種因素,,1996年、2003年,、2013年洱海都出現了藍藻大面積聚集和暴發(fā),,水質已處于中營養(yǎng)向富營養(yǎng)轉變的“拐點”。直到2016年底,,水質走低的趨勢也沒有被徹底遏制,。
按下開發(fā)“暫停鍵”,,啟動保護“加速度”
2016年11月,,云南省開啟搶救式保護工作,,全面打響洱海治理攻堅戰(zhàn),大理州隨即實施洱海保護“七大行動”,。
去年3月,,一紙“最嚴治理令”為洱海流域2400多家餐飲和民宿按下“暫停鍵”。
根據中央環(huán)保督察要求,,洱海治理再提速,。今年5月30日,洱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三線”劃定實施,,將完成環(huán)湖1806戶生態(tài)搬遷與補償,,并同步建設5800多畝環(huán)湖生態(tài)濕地和緩沖帶。
人退湖進,。在大理市喜洲鎮(zhèn)桃源碼頭,,有4層樓、46個房間的客棧蒼洱大觀臨湖而建,,目前已拆了三分之一,。
“如果洱海不好,還有什么海景房,?犧牲一點個人利益,,還是值得?!笨蜅@习?、大理州鶴慶縣人楊百康說。
面源污染治理同步跟上,。今年8月大理州實施禁種大蒜等“三禁四推”行動,,加速農業(yè)綠色轉型。
經測算,,今年洱海流域禁種大蒜10萬畝,,預計總使用含氮、磷化肥純量同比減少八成以上,。
在洱海流域,,小到一條溝渠、大到一條江都有河長,;大理還建設連通工程調上游好水入湖,,實現存清排污。
記者在走訪中,,群眾,、游客的觀感一致:入湖的溪水清了,洱海岸邊能看到底了,,被視為“水質風向標”的海菜花也多了,。
“全湖水生植被面積為近15年來最大,。今年1月至9月,洱海輸入污染負荷總量比2017年同期減少17.5%,?!贝罄碇荻A饔虮Wo局局長段彪說。
留住“有趣的靈魂”,,走高質量發(fā)展新路
當前,,云南正破除“就洱海抓洱海保護治理”“救火式治理”等誤區(qū),全力留住“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美景,,走出一條保護洱海的高質量發(fā)展新路。
隨著環(huán)湖截污治污設備投入使用,,洱海流域城鄉(xiāng)生活污水已實現全收集,、全處理。今年9月起,,一些符合規(guī)定的客棧陸續(xù)恢復營業(yè),。
在整治后的“網紅打卡地”雙廊,天空不見雜亂的線纜,,白族風情愈加濃郁,。雙廊恢復營業(yè)的客棧有255家,餐飲126家,,約占總數的六成,。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洱海都面臨著政策,、法規(guī)和規(guī)劃等落后于發(fā)展速度的窘境,。開發(fā)得太快了,有必要等一等環(huán)保,?!痹陔p廊經營民宿10多年的重慶人安南說。
蒼山洱海風光旖旎,,風情各異的民宿是人們到此探尋“詩與遠方”的一個落腳點,,經營者多是熱愛大理的“有趣的靈魂”。
“對于‘三線’劃定后騰退的客棧和民宿,,我們邀約從業(yè)者從蒼洱地區(qū)向州內其他旅游區(qū)域擴散,,把‘有趣的靈魂’留下來?!贝罄碇萋冒l(fā)委副主任席玲說,。
盡管洱海水質下滑趨勢得到遏制,藍藻水華滋生勢頭得到有效控制,但實現水質根本性改善任務艱巨,,保護的腳步不會停歇,。
“洱海水質總體穩(wěn)定向好的拐點還沒出現。高原湖泊保護治理要久久為功,,請給洱海以時間與耐心,?!毖芯慷6嗄甑纳虾=淮笤颇希ù罄恚┭芯吭焊痹洪L王欣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