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史競男)馮驥才最新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近日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這部近15萬字的長篇小說是作家沉淀近30年后推出的又一部長篇力作,書寫了對歷史和人性的思考,。
小說背景依然立足于馮驥才最熟悉的天津,,講述了上世紀初期一段跨文化戀情墜入歷史災(zāi)難的故事。這本應(yīng)是一個浪漫的傳奇,,但是,,在殖民時代中西文化偏見的歷史背景下卻成為悲劇。
馮驥才說:“在歷史上,,天津地處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那個時代天津城市空間分成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個老城、一個租界,,因而使這個城市的歷史,、城市形態(tài)、生活文化,,與中國其它任何城市都不同,。這使我寫作這部小說的條件得天獨厚?!?/p>
小說起源于他對上世紀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反思,,也延續(xù)了他對民族文化心理的思考。在那個時代,,世界的聯(lián)系是單向的,、不可理解的,,就像隔著單筒望遠鏡一般,彼此窺探,,卻又充滿距離感,。
在上世紀80年代,馮驥才是整個新時期文學(xué)發(fā)展變化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90年代初,,他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進行文化遺產(chǎn)保護,雖然擱置了小說創(chuàng)作,,但加深了對歷史文化的反思,。
“20多年來,文化遺產(chǎn)搶救雖然中止了我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反過來對于我卻是一種無形的積淀與充實,。我虛構(gòu)的人物一直在我心里成長;再有便是對歷史的思考,、對文化的認知,,還有來自生活歲久年長的累積。因此現(xiàn)在寫起來很有底氣,?!瘪T驥才說。
《單筒望遠鏡》是繼《神鞭》《三寸金蓮》《陰陽八卦》之后“怪世奇談”四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醞釀時間最長的一部,。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近30年的沉淀,,使這部作品呈現(xiàn)出穿越歷史文化時空的厚重面貌,,把對中西文化碰撞的反思、對人性國民性的反省推進到了更深處,。
此外,,書中插入了馮驥才為這部小說搜集了幾十年的反映當(dāng)時歷史圖景的照片。這些照片作為歷史的鏡像,,為小說中的時代做了全景式注解。
新華社杭州12月17日電(記者 許舜達)在浙江寧波鄞州區(qū)橫溪鎮(zhèn)金峨村朱家峰,,有一座名為“雪純”的烈士紀念亭,亭四周有青磚灰墻圍護,,松柏環(huán)繞,,莊嚴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