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廣東招工,盡管家人不舍,王紅瓊還是報了名,。體檢,、選學(xué)歷……接到錄用通知時,王紅瓊和她的姐妹們感覺“光榮得就像去參軍一樣”,。那一年,,竹篙鎮(zhèn)200多名女孩報名闖廣東,最終只有50人被選中,。
媽媽以當(dāng)?shù)丶夼畠旱姆绞?,給她彈了一床新棉絮,,爸爸把家里僅有的70元錢塞到她手里,。離別的汽車旁,父母和女兒們哭成一片,。
竹篙距厚街1600公里,。從大客車換到綠皮火車,王紅瓊是“民工潮”中的一朵浪花,。上火車時她就被擠丟了背包,,要跳下火車去找,幸好被帶隊的竹篙中心校校長吳宛平一把攥住,,才沒與隊伍失散,。
車廂過道里水泄不通,連座位下都躺著人,。她們并不知道,,從這一刻開始,億萬中國農(nóng)民工將書寫中國改革開放嶄新的歷史,。
據(jù)廣東省統(tǒng)計,,1988年第一次“民工潮”時,進入廣東的異地務(wù)工人員約有300萬,。
兩天三夜后,,姑娘們終于抵達廣州?;疖囌救顺庇縿?,吳宛平撥通廠方的電話,卻聽不懂對方的粵語,?!斑^了好久我才知道,‘缸口’說的就是街口,?!彼χ貞浀馈?/p>
輾轉(zhuǎn)抵達厚街時已是離家后的第四天,。
吳宛平至今保留著1988年金堂縣勞動局局長高從永的一封信:“請你轉(zhuǎn)告50名金堂姑娘,,你們是金堂第一批到廣東工作的,,也是我縣迄今為止第一批走得最遠的,稱得上是勇敢者,。既然勇敢者的路邁出了第一步,,就要堅持地走下去?!?/p>
從“盲流”到新市民 用奮斗書寫青春
“春潮奔涌車聲隆,,百萬民工闖廣東。肩擔(dān)手提行色急,,城鄉(xiāng)阻隔路始通,。”走進金堂縣農(nóng)民工博物館,,這首小詩映入眼簾,。磨出窟窿的編織袋、皺巴巴的火車票,,還有那一封封被淚水浸濕過的泛黃家書,,無聲訴說著農(nóng)民工們的奮斗史。
當(dāng)日,,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舉辦農(nóng)民工技能大賽,,比賽設(shè)有砌筑工,、鋼筋工、精細(xì)木工,、電工,、汽車修理工等14個項目,150多名選手參加比賽
央廣網(wǎng)10月16日廣州消息(記者樊承志 郭翔宇) 在廣東省多地務(wù)工的200多位川籍農(nóng)民工,,于今日上午應(yīng)邀參加了在廣州市舉辦的川籍農(nóng)民工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