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題:激發(fā)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偉力——那些脫貧攻堅中的奮斗故事
新華社記者謝銳佳、王長山,、吉哲鵬、謝佼
“脫貧不能等靠要,,齊心摘下貧困帽”“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出路”“擼起袖子加油干,,脫貧致富當模范”……行走在天南海北,深山海島,,邊陲村寨,,一個個大紅標語不時撞入眼簾,提醒著過往的人們:神州大地正在進行一場反貧困斗爭的偉大決戰(zhàn),。
或者有人會說,,刷幾條標語、喊喊口號誰不會,?
其實,,只要你靠得夠近,扎得夠深,,就會發(fā)現(xiàn),,提氣標語的背后,有一個個火熱的拼搏場面當注腳,,有一群群最可愛的人用勤勞的雙手在做改變命運的突圍,。
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一年多,。距離夢想越近,,挑戰(zhàn)往往越大,越需要只爭朝夕:扶志扶智,,選好產業(yè),,開拓思路……
開年伊始,春節(jié)前夕,,請您隨著我們的筆端,,近距離看看各族人民脫貧奮進的故事,,看看勞動大眾啃下一個個“硬骨頭”的精氣神,。
扶志扶智,讓內生動力匯聚成脫貧的磅礴力量
經過半個月的培訓,,云南省鎮(zhèn)沅縣文舊村村民趙玉華拿到了人生第一張技能培訓畢業(yè)證書,,他的砌磚技術達到了中級工水平,,在當?shù)卮蚬ひ惶炜梢話甑?60元。現(xiàn)在一技在身,,趙玉華精氣神都提了起來,,對未來充滿信心。
鎮(zhèn)沅大多數(shù)村莊山高路遠,、偏僻閉塞,。因缺技術、自身發(fā)展動力不足致貧的貧困戶占47%。其中,,年輕力壯,、無災無病的貧困人口有2100余人。
只有解決素質貧困問題,,才能實現(xiàn)真正脫貧,。鎮(zhèn)沅2017年成立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對2100余名農村“閑漢”進行輪訓,。培訓讓大家學到了技術,,將脫貧壓力變成致富動力,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目前,,學員已成功轉移就業(yè)458人。
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出路,,群眾迸發(fā)出的內生動力如同大海波濤,沖刷掉了貧窮的印跡,。
雖然冰天雪地,,但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四川省理塘縣,亞火鄉(xiāng)亞火村巴絨一家人沒有貓冬的樣子——忙著翻地,,忙著修建牲畜棚圈,,為開春后蔬菜種植、發(fā)展養(yǎng)殖做準備,。
巴絨曾是村里的貧困戶,,過去就盼著幫扶干部上門??吹缴磉叺娜硕荚谑箘鸥?,看到政府對貧困戶出臺的多種優(yōu)惠政策,巴絨坐不住了,,種起了蔬菜,,養(yǎng)起了牲畜。
去年9月,,奮斗苦干的巴絨獲得“四川省脫貧攻堅奮進獎”,他笑著說:“靠自己的雙手,,終于摘掉了窮‘帽子’,。感謝鄉(xiāng)幫扶干部和村‘第一書記’多次到我家,一次次談心談話激發(fā)了我脫貧的信心和動力,?!?/p>
作為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高城”,理塘縣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主體意識,,從思想上“破貧困”,從行動上“快脫貧”,,促進農牧區(qū)群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變,,投身干事創(chuàng)業(yè)。目前,,全縣已組建農村專業(yè)合作社117個,,14個鄉(xiāng)鎮(zhèn)20個村組建起集體牧場,戶均增收2000余元,。
用好外力,、激發(fā)內力,才能形成持久發(fā)展的合力,。在云南西雙版納州基諾山鄉(xiāng),,雖家庭貧困、家人患病,,巴朵村小組基諾族婦女李曉慧并沒有被壓垮,,在鄉(xiāng)里支持下創(chuàng)辦村淘自力更生,讓電商的觸角在山村扎根,。
基諾軟紅米,、干蘸水、豆豉粑粑,、小耳朵豬干巴……前些天,,她又約著幾個同村婦女,創(chuàng)辦了基諾族生態(tài)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要把這些山貨賣到山外去,,換來財富過上好日子。
選好產業(yè),,村民自動告別“等靠要”
前不久,,“紅薯老總”張誠跑到鄭州,參加中國甘薯產業(yè)博覽會,,一心想引進更適合家鄉(xiāng)種植的紅薯品種,。
今年44歲的張誠是貴州省思南縣周寨村人。1993年,,他從建筑學校畢業(yè)后,,只身在貴陽打拼,奮斗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發(fā)家致富沒忘本,,看到家鄉(xiāng)落后面貌未改,,他盤算著為鄉(xiāng)親們做點什么。
2016年,,張誠回到村里,,領辦周寨村紅薯粉加工廠,建立以紅薯加工企業(yè)為平臺的紅薯全產業(yè)鏈,。
目前,,張誠的加工廠年吞吐鮮薯7.5萬噸,產值達2.25億元,。
“家鄉(xiāng)有這個產業(yè)真是好,,現(xiàn)在我們就近上班了,一個月工資3000多塊,?!敝苷遴彺宓呢毨魲钋僬f?!斑^去一個月只有1800塊收入,,現(xiàn)在的工資高還吃住都包?!睏钋僖荒槤M意,。
產業(yè)好不好,關鍵在對路,。周寨村沙地多,,適合種植紅薯。村主任楊仕杰說,,全村1299人中還有179人未脫貧,,“脫帽”就靠這個產業(yè)了。
群眾增收快,,全靠產業(yè)帶,。“紅薯老總”的加工廠通過建設1000畝示范基地,,還可以解決200多名村民就業(yè),。此外,帶動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包括5000多戶貧困戶在內上萬戶種植紅薯20000多畝,,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好產業(yè)激發(fā)了村民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頭,。周寨村66歲的貧困戶楊勝強是土家族,,紅薯加工廠運行起來之后,他在廠里上班,,每個月有2500元工資,。“最近廠里給我發(fā)了5000塊,,頂好幾頭大年豬,。”他笑著說,。
泥巴房,、竹片房,云南西雙版納州基諾山鄉(xiāng)小普希村民小組以前守著古茶林受窮,,整村曾經全是貧困戶,。70后村民者掃帶頭發(fā)展茶產業(yè),采茶,,制茶,,賣茶,把一度無人問津的古樹茶變成了“黃金葉”,,自己也從全村最窮變?yōu)椤笆赘弧薄?/p>
“有了好產業(yè),,不用你做思想工作,村民都會自動告別‘等靠要’,?!毙∑障4迕裥〗M組長白春國說??吹缴磉叺闹赂话駱?,村民紛紛加入了發(fā)展生態(tài)茶的大合唱,收入年年攀升?,F(xiàn)在,,小普希全村已脫貧,水泥路從國道直通村里,,硬化路連著各家各戶,,自來水引到灶頭,村里15戶人家就有小汽車11輛,。
開拓思路,,激發(fā)群眾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
“蜜樣的幸福生活滋潤著我,拉祜人縱情歌唱……”未進老達保寨,,嘹亮的歌聲就已響在耳畔,。
歌聲盈村、一墻墻炮仗花開得紅紅火火,,云南普洱市瀾滄縣老達保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牡帕密帕》的保護傳承基地之一,能歌善舞是村民們的“標簽”,。
“我們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可這又換不來錢!”偏遠閉塞,、交通不便,,又沒找到合適的發(fā)展路子,貧窮如影相隨,,曾讓村民李石開和村民們苦惱不已,。
20世紀80年代,李石開外出首次聽到吉他彈唱就動了心,?;丶液螅u豬買了老達保寨的第一把吉他,,拉開了村民“吉他生活”的序幕——越來越多愛唱愛跳的拉祜族村民“玩”上了吉他,,老達保吉他聲越傳越遠。
縣里也“聽”到了老達保的吉他聲,,順勢扶持引導,。2013年,支持老達保成立由全體村民持股的老達??鞓防镅菟囉邢薰?,修了演藝廣場。現(xiàn)在,,490多名村民中有200多把吉他,,從六七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老人,都能登臺演出,。
唱唱跳跳也能掙錢,!這個“吉他上的村寨”從此老老少少沒了閑人,乘著脫貧攻堅的春風,,走出了獨特的文化脫貧之路,。光靠唱歌跳舞一項,村民人均年收入就達四五千元,。
房子翻修,,栽花種草,鋪了石板路,,立上綴滿音樂元素的標識路牌,,昔日盡是茅草房、篾片房的破舊寨子一下子變得“藝術時尚”,,四面八方的游客紛至沓來,,一睹200多把吉他齊奏的盛況,體驗老達保人的快樂幸福,。
“變化是翻天覆地的,!可你不去干就不行,。”說話中氣十足的李石開快樂藏不住,,不時發(fā)出爽朗的笑聲,。自己用賣豬錢換的那把吉他,,已成為發(fā)展的見證物,,被送進了博物館。
思路一開,,群眾就有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路子就變得寬闊。不只是歌唱跳舞,,就連世代耕作的田地和居住的村莊,,也成了脫貧致富的“好幫手”。
在黃河中游的山西省永和縣奇奇里村,,55歲的劉寧富早早起床,,正在箍兩口新窯洞,準備擴大民俗旅館,,迎接今春旅游旺季,。
奇奇里村是一個只有193戶村民的黃土高原小山村,多年來,,農民靠貧瘠的土地辛勤勞作但只能維持溫飽,。
其實,這里緊靠黃河乾坤灣,,站在山上能一眼盡收7道彎,。村第一書記郭若橋轉變思路,利用當?shù)鬲毺氐乩砦恢煤兔袼滋厣?,讓奇奇里村吃起了文化旅游飯,。像劉寧富,將家里的一口舊窯洞改造成特色民宿,,一年就掙了2萬多元,。
短短幾年,這個昔日既窮又偏的貧困村迅速翻身,,前年宣布整村脫貧,,現(xiàn)在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7000元。
不僅奇奇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000多萬,每年都有1000萬以上的人口擺脫貧困,。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再接力,。永和縣把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向農村,脫了貧的奇奇里村也得到新的扶持,。劉寧富正是瞅準了這個新機遇擴大民宿規(guī)模,,還把在外打拼的兒子喊回來幫忙。
“脫貧是我們邁向鄉(xiāng)村振興的第一張通行證,,我們下一步將深挖黃河作為中華文明搖籃的深厚文化,,打造文化品牌,通過做強旅游產業(yè)富起來,?!惫魳蛘f。
一個個從貧困中掙脫的村莊,,一個個駛上小康道路的民族,,正以嶄新亮麗的容姿、昂揚向上的精神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參與記者:潘潔,、汪軍、呂夢琦,、黃海波)
村民吃庖湯肉身亡 據(jù)悉,這起事件發(fā)生在2018年12月26日,,當天,,鳳岡縣永安鎮(zhèn)村民孫某,受好友邀請參加吃“庖湯肉”,,席間與陳某等人一同飲酒
村民吃庖湯肉身亡 據(jù)悉,,這起事件發(fā)生在2018年12月26日,當天,,鳳岡縣永安鎮(zhèn)村民孫某,,受好友邀請參加吃“庖湯肉”,席間與陳某等人一同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