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陽光照著拉薩河畔的三有村,。走進(jìn)村民普瓊的家,客廳里吉祥八寶圖案的藏式春聯(lián)分外顯眼,糖果,、卡賽等節(jié)日吃食擺了滿滿一桌子,。一大早,普瓊一家就將兩層的藏式小樓里里外外又打掃了一遍,,準(zhǔn)備迎接藏歷新年和春節(jié)的到來,,這是他們在新房里過的第三個新年。
2016年6月份,,建檔立卡貧困戶普瓊一家從30多公里外的色麥村搬到了現(xiàn)在的三有村,,開始了新的生活。
三有村是西藏建成的首個易地扶貧搬遷點,,“有健康,、有房子、有產(chǎn)業(yè)”是三有村名字的由來,。
搬到三有村后,,普瓊一家7口人分到了村里最大的戶型,一棟144平方米帶院子的兩層藏式小樓,。擅長繪畫的普瓊用自己的畫筆將樓上樓下裝飾一新,。
指著房梁上精妙的圖案裝飾,,普瓊的大女兒德吉自豪地介紹:“這都是我爸爸畫的,搬到新家,,他把自己的高興都畫在這些圖案里了,。”
以前住在山溝里的色麥村,,普瓊家里僅有不到3畝地,,沒有什么牲畜。由于交通不便,,加之普瓊是聾啞人,,妻子尼瑪身體又不好,兒子還要上大學(xué),,普瓊一家生活得十分清苦,。
那時候,過年對于普瓊一家就像過關(guān)一樣,。談起現(xiàn)在過年最大的變化,,德吉的臉上情不自禁地浮現(xiàn)出笑容。
“以前我很害怕過年,,因為條件有限,,過年對我家就是考驗。現(xiàn)在家里脫貧了,,我們都有了工作,,置辦年貨也有底氣了?!钡录f,。
尼瑪熱情地帶著我們參觀了她家的年貨倉庫,里面糖果,、奶渣,、卡賽及各種酒水飲料一應(yīng)俱全。
太陽落山后,,勤快的女主人尼瑪就帶著家人準(zhǔn)備做“古突”的材料,。今天,他們家除了自己團聚還邀請了駐村工作隊員一起吃“古突”,。
尼瑪切完蘿卜絲就開始和面,,德吉則負(fù)責(zé)洗好青菜和切好牦牛肉。準(zhǔn)備停當(dāng),,尼瑪將面團掐成一小塊一小塊,,另一邊,德吉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要包在“古突”里的9種象征不同寓意的材料。包好“古突”倒進(jìn)牛糞爐子上沸騰的開水里,,一家人和駐村工作隊員圍坐在火爐前開心地聊了起來,。
“最近工作怎么樣?”駐村工作人員問起了兩個月前在曲水縣車輛檢測中心找到工作的普瓊的小兒子索朗塔杰,。
“在家門口工作真好,。”索朗塔杰說,。索朗塔杰2017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先是在村里開了文具店,,2018年通過考試進(jìn)入了曲水縣車輛檢測中心。
爐火很旺,,一刻鐘后,,鍋里就飄出了“古突”的香味兒。
每人盛上一碗,,普瓊一家和駐村工作隊員們開心地吃了起來,。
三有村交通便利,緊鄰318國道和曲水火車站,。依托這樣的便利,,普瓊接的繪畫的活兒也多了起來,平均一天有200元的收入?,F(xiàn)在,,他還在村里收了四五個徒弟。
搬到三有村后,,尼瑪?shù)纳眢w也好多了,,2018年開起了茶館,每月有幾千元的收入,。德吉成了村委會的廚師,,每月有2800元的收入。女婿格桑參加培訓(xùn)拿到了駕照,,學(xué)會了開攪拌車,平均每月能掙7000元,。加上兒子索朗塔杰的收入,,以及國家的各種補助和村里的產(chǎn)業(yè)分紅,全部算下來,,普瓊的家庭年收入已經(jīng)突破20萬元,。
2018年,普瓊一家被評為拉薩市脫貧攻堅致富典型,?!靶碌囊荒辏覀冞€要在小康的路上努力奔跑。不光要自己脫貧,,也要帶動其他人一起脫貧,。”普瓊說出自己的新年愿望,。
夜幕降臨,,三有村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經(jīng)濟日報-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記者 代 玲)
我的新年愿望是—— 不加班,你呢,? “要出去多旅游,!”“再瘦點,還有希望嗎,?”“研究生畢業(yè)去雄安,。”“變有錢,,變有錢,,變有錢!”“爸爸媽媽健健康康,,姥姥能看到我結(ji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