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2月6日電 題:聽,過年的第三種聲音
新華社記者孫亮全
北岳恒山腳下小山村山陰山今年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jié),。以往過年,村里娛樂的聲音只有鞭炮的噼啪聲和家里炕頭上麻將的撞擊聲,,今年出現(xiàn)了第三種聲音:新修的廣場上,響起了陣陣音樂,。
伴隨著新出現(xiàn)的聲音,,村民們過年時唱起來了,扭起來了,。82歲的靖翠花說,,她這輩子第二次跳上了舞。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zé)o三尺平,年年災(zāi)情多,?!睍x北大同渾源縣最東邊這個山村有100多戶人家,村民們把房子蓋在高高低低的山梁山谷上,,層層疊疊,,有八九層。這兩年,,別的村都有了廣場舞,山陰山村愣是沒找出一塊平地來,。
“我愛跳舞,,小時候就跳過舞?!本复浠ㄕf,,她十來歲時,上過四年小學(xué),,那時候?qū)W校里的條件雖然艱苦,,她和同學(xué)們也曾以跳舞為樂。
讀了幾年書,,嫁到山陰山村后的靖翠花再沒有跳過舞,,直到這個春節(jié)前,一過就是近70年。
山陰山是個名村,,20世紀(jì)60年代,,曾是遠近聞名的“有糧村”?!把惚笔h,,學(xué)習(xí)山陰山?!鄙疥幧酱謇洗逯鴦⑾9僬f,。但山陰山村的自然條件實在惡劣,到如今,,還是靠天收,,全村430口人靠著1800畝山地過活。村民們的精神生活只是串門聊天和打牌,。
這幾年,,扶貧政策來到了村里,山陰山?jīng)Q定拔窮根,。2018年,,村民們在山上種了2600畝黃芪,戶均十來畝,。
脫貧攻堅中,,渾源縣把黃芪作為一個重要突破口,注冊了國家地理標(biāo)志,,建起了黃芪產(chǎn)業(yè)鏈,,縣里光大型黃芪深加工企業(yè)就有了八九家。現(xiàn)在黃芪成了渾源縣的支柱產(chǎn)業(yè),,種植面積30萬畝,,人均近一畝。黃芪成為全縣脫貧致富的好幫手,。
新華社成都11月5日電 題:山村“煩惱”之變 新華社記者周相吉 大河繞青山,,云霧漫林間,。長江上游大渡河邊,一個名叫同心村的村落曾遭遇一次又一次困境,。爛泥溝,、危房……村民們曾“煩惱”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