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2月11日電 題:從給養(yǎng)員到紅色經濟衛(wèi)士——張紅權24載的軍旅人生
新華社記者張瑞杰
24年來,,他從給養(yǎng)員到審計人,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審計時,,他鐵面無私,、“油鹽不進”,人送外號“閻王張”,,可官兵稱他為“老黃?!薄百N心人”。他就是中央軍委審計署烏魯木齊審計中心事業(yè)審計室主任張紅權,。
萌芽
提起參軍入伍,,張紅權笑著說,“當時就想著學門技術就回家”,,但偏偏“天不如人愿”,。
新兵連結束后,他被分到汽車營某訓練大隊,。有著“學門技術”想法的他,,對這個結果很滿意。讓他沒想到的是一路顛簸后,,去的竟是五家渠農場,,干的是種水稻的活。
巨大的落差,,讓張紅權不禁抱怨:“在家里種地,,到部隊還是種地?!?/p>
但他很快調節(jié)了過來,,原來是榜樣的力量在心里發(fā)了芽。
當時,,張紅權第一次聽到了空軍某部紅其拉甫氣象導航站的先進事跡,。“很受觸動,,與導航站官兵相比,,眼前的苦不算什么?!?/p>
一年農場生活結束后,,他被分到汽車連,。但他到的是炊事班,做飯,、種地,、喂豬是工作日常?!斑@次,,心理已經發(fā)生轉變了,再苦再累都要好好地干下去,?!睆埣t權說。
扎根
做飯,、種菜,、養(yǎng)豬,看著簡單,,卻關系每位官兵的切身利益,。張紅權要求自己,“踏實做好每一份工作”,。
官兵只有吃飽吃好才能一心搞訓練,,戰(zhàn)斗力才能提升,張紅權一直牢記這個理,,后廚的活忙完,,就去種菜、喂豬,。官兵伙食保障越來越好,他還立了三等功,,并考上了軍校,。
畢業(yè)后,張紅權從助理員,、會計員一直到空軍某旅保障部財務科科長,,兢兢業(yè)業(yè)地干了10多年的財會,2014年年初開始從事審計工作,。
據《新京報》報道,2018年10月,29歲的天津女子張紅(化名)一家三口前往泰國普吉島度假,后被發(fā)現在酒店游泳池內死亡,與其同行的丈夫張某被泰國警方認定為兇嫌
新華社合肥10月5日電 題:安徽寧國:“微權力清單”治理預防“微腐敗” 新華社記者張紫赟 在安徽省寧國市南山街道雙龍村的村務公開欄上,一張紅色的“雙龍村公墓建設工程微權力清單”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