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2月11日電(記者高晗)恩吐馬克·多斯汗家里電路閘刀出現(xiàn)了問題,白開提·哈布力的小孩將購電卡不小心丟進了電表箱,,夏爾汗·加列里的購電卡丟失需要補卡……面對居民的一個個報修,,薩爾闊布鄉(xiāng)供電所員工不分晝夜,第一時間駕駛黃色的電力救援車輛,,為他們排憂解難,。除夕,當員工們處理完故障時,,已經(jīng)晚上8點了,。
薩爾闊布鄉(xiāng)位于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天山深處的群山險峻之間,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每年有長達7個月的漫長冬季,。
連續(xù)幾天降雪后,薩爾闊布鄉(xiāng)氣溫降到零下20攝氏度,。像往常一樣,,薩爾闊布鄉(xiāng)供電所所長木拉力·柯扎衣別克仔細檢查著維修工具,準備開始對蘇吾克托海(哈薩克語意思是“最冷的地方”)村支線輸電線進行巡視,。
巡線過半,,積雪厚度達40厘米,,車輛已難進入,大家只能下車徒步,,后面的巡線工人踩著前人的腳印艱難行走,。
“轄區(qū)內(nèi)有近百公里的供電線路,大部分是架設(shè)在山間的電力線路,,這里天氣惡劣,,暴風、暴雨,、雷電,、雪災(zāi)等災(zāi)害頻發(fā),對線路巡視和維護帶來極大困難,?!蹦纠Αた略聞e克說。
一路寒風呼嘯,,薩爾闊布鄉(xiāng)供電所副所長張卓走到一根電線桿下,,從背包里拿出望遠鏡,對桿塔進行掃視,,隊員葉爾哈力·江里哈森摘掉棉手套認真記錄著觀察數(shù)據(jù),,不一會兒,他的手就被刺骨的寒風吹得又紅又紫,。
“每個月都要對所有線路巡檢一次,,逢重大節(jié)假日還要例行巡檢,由于線路大多鋪設(shè)在山區(qū),,巡線時近一半路程需要徒步或騎馬,整個巡線過程要持續(xù)幾天時間,?!睆堊空f。
記者跟隨隊員們乘坐黃色的電力救援車輛巡線時,,總會遇到一些居民招手報修,。居民們知道,供電所員工幾乎每天都會在檢修時路過街道,,招手報修的方式在他們眼中是最高效的,,因為電力救援車輛“招手即停、即停即修,、即修即走”,,當?shù)厝艘虼斯芩麄兘小半娦《薄?/p>
大年初一,木拉力·柯扎衣別克和同事們吃過早飯后,,帶上米,、面,、油、菜和防寒衣物,,趕往薩爾闊布鄉(xiāng)莫音倉村的托合達爾拜·葉爾克拜家進行探望,。
托合達爾拜·葉爾克拜祖輩都居住在山區(qū),看護了幾十年的草場,,世代放牧,。近年來,受益于扶貧搬遷政策,,他在山下安了家,,住進了富民安居房。為了讓他和家人享受到有電的現(xiàn)代化生活,,供電所免費為他家布設(shè),、安裝了室內(nèi)照明線路。
現(xiàn)在他家養(yǎng)了2頭牛,、10只“扶貧羊”,,家里32畝地承包出去,每年收入8000多元,。電燈里的那束光不僅照亮了他的家,,更燃起了他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在薩爾闊布鄉(xiāng)克爾托干村夜校,,課堂上木拉力·柯扎衣別克分別用普通話,、哈薩克語、維吾爾語三種語言向老百姓普及安全用電常識,?!叭霊艟S修不是長久之計,如何讓當?shù)鼐用駬碛邪踩秒姵WR,,避免故障的發(fā)生,,或在發(fā)生故障的第一時間里,用科學的應(yīng)對措施來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蹦纠Αた略聞e克說。
19年來,,由漢族,、哈薩克族、蒙古族等多個民族7位成員組成的薩爾闊布鄉(xiāng)供電所,,做到了6000余天無事故,、無投訴,常年無休為生活在468平方公里內(nèi)的7個村3044位居民提供用電服務(wù)。巡線,、清障,、檢修……在白茫茫的雪海里,他們乘坐的黃色電力救援車成了山區(qū)居民心中最暖的一抹“黃”,。
新的一年到來了,,他們?nèi)詫允卦谏搅稚钐帲刈o著這片高原牧區(qū)的光明,,更守護著居民心中的那束光,。
新華社悉尼2月11日電 通訊:在悉尼愛上中國年 新華社記者郝亞琳 郭陽 10日,,澳大利亞悉尼著名的達令港內(nèi),,今年當?shù)刂袊汗?jié)慶祝活動的壓軸大戲賽龍舟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