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2月16日電 題:夜以繼日“鐵醫(yī)生”
新華社記者余賢紅
鄱陽湖特大橋位于長江匯入鄱陽湖的入口處,,是一座全長約5.6公里的鐵路湖泊橋,。春運期間,,大橋上每天通過的列車有100多趟,。風口浪尖上,,從白天到黑夜,,一群特殊的“鐵醫(yī)生”在這里默默接力,,守護著大橋安全,。
15日早上7時許,一列動車組從鄱陽湖大橋上呼嘯而過,?!跋岛冒踩珟В_站穩(wěn),、手扶牢,,準備作業(yè)!”在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九江橋工段工長黨頡明的指揮下,,“掛”在大橋上的5名橋隧工動了起來,,2人緩慢地推動檢查小車,另外3人手持扳手貓著腰緊箍螺栓,。
“大橋是全鋼結(jié)構(gòu),,上面有2.3萬個螺栓,我們要逐個檢查是否緊箍到位,,確保列車百分之百安全通行,。”黨頡明說,,在離水面相當于10層樓高的空中作業(yè),,最難受的是不知道穿什么衣服好,“穿多了行動不便,,穿少了濕冷入骨?!?/p>
迎著刺骨寒風,,高空中的他們小心翼翼地進行檢查。黨頡明說,,大橋鋼梁共4孔,,每孔鋼梁長達121米,檢查4孔鋼梁至少要12個小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同事們都是帶著干糧在橋墩上吃飯。
夜幕降臨,,黨頡明和同事們一天的工作畫上句號,,而另一隊檢修人員正在緊張地準備夜間作業(yè)。
南昌供電段都昌接觸網(wǎng)工區(qū)工長李翔介紹說,,列車在取電過程中,,會對接觸網(wǎng)產(chǎn)生摩擦、放電,,可能給線面帶來損壞,,這些損壞可能讓列車“拋錨”。他們負責在夜間檢修鋼軌上方的接觸網(wǎng)。
“白天動車通過太多,,只能在晚上見縫插針作業(yè),。雖然我們要到23點以后才能開始工作,但從18點就要開始做好各項準備,?!崩钕枵f。
臨近午夜,,大橋上只有颯颯風聲和滔滔江水聲,,15名接觸網(wǎng)工分為1個高空作業(yè)組、1個測量組,、2個防護組,,小心翼翼地進入工作場地。在距離湖面30多米高的鐵路接觸網(wǎng)支柱上,,他們時上時下,、時左時右,不放過線面的每一條縫隙,?!昂迷谕砩弦暰€不好,看不清底下,,也就沒那么怕了,。”李翔說,。
第二天早上6時許,,東方泛白,李翔和同事們收拾工具準備返回,?!翱吹搅熊嚢踩貜臉蛏贤ㄟ^,這一夜的付出值了,?!崩钕枵f,“我們就像這橋上的一個個螺栓,,只有每個都緊箍到位了,,旅客的出行路才能更加安全?!?/p>
新華社???2月24日電 題:“等大橋開通后……”——一個濱海小鎮(zhèn)的“期盼” 新華社記者 周慧敏 與海口東寨港隔海相望的,,是位于文昌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