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2月18日電(記者李雄鷹 阿依努爾)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有一所小學,,該學校1936年創(chuàng)辦,一直將紅色基因作為精神內(nèi)核,,將愛國主義情懷根植在一代又一代學生心中,,現(xiàn)在已成為新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所學校就是林基路小學,,創(chuàng)始人是林基路烈士,。
林基路,原名林為梁,,1916年出生于廣東省臺山縣都斛圩大綱村,。1928年,,考入新創(chuàng)辦的任遠中學。在任遠中學求學期間,,林基路勤奮好學,,因品學兼優(yōu)被選為全校學生會主席,并擔任??恶橊劇分骶帲?jīng)常針對時弊發(fā)表有獨特見解的政論文章,。
1931年,,林基路考進了廣州中山大學高中部。九一八事變后,,他寫下了《只有一戰(zhàn)》的政論文章,。1934年,林基路赴日本東京,,進入明治大學攻讀政治經(jīng)濟學,。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37年,,日本加緊侵略中國,,同年6月,林基路回到上海,,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后赴延安。1938年初,,受黨的派遣,,林基路到新疆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改名為林基路,表示永遠遵循黨的基本路線,。
林基路受黨派遣到新疆工作后,,先后任新疆學院教務長、阿克蘇專區(qū)教育局局長,、庫車縣縣長,、烏什縣縣長等職。
在新疆學院,,林基路參照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辦學方針,,以“團結(jié)、緊張,、質(zhì)樸,、活潑”為校訓,,采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針,倡導新的工作作風,,宣傳中國共產(chǎn)黨的抗日主張和方針政策,,講述“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廣泛開展愛國抗日宣傳活動,使廣大師生明白抗日戰(zhàn)爭的正義性,,動員師生員工以實際行動支援抗戰(zhàn),。在林基路等中共黨員的培養(yǎng)教育下,許多青年學生走上了革命道路,,新疆學院的面貌也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15日電? 題:培育愛國情 激發(fā)報國志——新疆庫車縣林基路小學的“紅色”傳承 新華社記者阿依努爾,、阿曼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學校篇】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我們邁著輕快的腳步,,來到了林基路漢語學校
“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我們邁著輕快的腳步,,來到了林基路漢語學校,。我們的校園干凈整潔,我們的老師和藹可親,,我們的同學活潑可愛,,時刻緬懷林基路烈士,沿著烈士的足跡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