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暖人心
好日子是干出來的。從2017年7月駐村第一天起,扶貧工作隊就一頭扎進村里,,在村“兩委”的配合下進行了一場村情戶況大走訪,,挨家挨戶摸透實情、宣傳政策,對老百姓的困難、期望他們都一一記在心上。
村民楊五成家的屋頂破舊,,工作隊就請人幫他修繕一新;楊運廣家臨街的院墻年久失修,,工作隊獲悉當天就動手幫他翻砌了新墻,,并粉刷一新……一件件溫暖人心的實事,讓工作隊慢慢“駐”進了村民的心里,。
馬廷俊家里有百歲老母和九旬岳母常年臥病在床,,四個孩子一個早逝、一個殘疾,,馬廷俊夫妻倆疾病纏身,,平時僅靠打個零工賺點微薄收入。
2017年馬家發(fā)生火災,扶貧工作隊聯(lián)系保險公司,,為馬家爭取賠償金,,并對馬家的破損房屋進行了修繕加固。去年,,馬廷俊得了胃病,,工作隊主動聯(lián)系縣醫(yī)院專家對其進行會診,病情穩(wěn)定后又主動聯(lián)系邯鄲市專家,,幫助其進一步治療,。扶貧工作隊還為馬廷俊妻子任偉葉協(xié)調了在鎮(zhèn)里保潔公司上班的工作,每月能收入700元,。
圖為位于楊柴曲村休閑文化廣場中的戲樓。新華網(wǎng)記者?李志強?攝?
“扶貧路上決不能落下一人”
經過半年的努力,,楊柴曲村全村只剩下了最后兩戶貧困戶,。“扶貧路上決不能落下一人,!”賈向東的任期原本到2018年3月,,但是為了完成全村脫貧的目標,他主動申請將任期延至了2020年年底,。扶貧工作隊隊員堅持每周六回家,,周日上班,村里如果有事就在村里過節(jié)假日,。
產業(yè)是扶貧之本,。扶貧工作隊借鑒邯鄲成功的產業(yè)扶貧模式,在村里建成了主要生產勞保服裝的“扶貧微工廠”,,帶動村里40余人就業(yè),,吸納貧困群眾11人,人均增收1800余元,,讓困難群眾實現(xiàn)了就近就地就業(yè),、脫貧增收。
建造文化廣場1個,、村史館1處,,打造游園7處,安裝太陽能路燈405盞,,發(fā)展產業(yè)項目8個,,幫辦民生實事60余件……楊柴曲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村民心里敞亮了,。
2018年年底,,隨著最后2個貧困戶3口人脫貧,楊柴曲村53個貧困戶全部脫貧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