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22日電 題:脫貧路上的“娘倆”
新華社記者朱文哲
“小迪啊,,晚上幾點回家,?我提前給你把炕燒熱乎了?!泵刻禳S昏時分,,年輕的扶貧干部鄒迪都會接到這樣一個電話,。“大姨,,我一會兒就回家,,不著急燒炕?!编u迪笑著回道,。
身為“90后”的鄒迪是內(nèi)蒙古奈曼旗黃花塔拉蘇木太平莊嘎查的第一書記,工作已滿三年,,“大姨”并不是他的親戚,,而是太平莊嘎查的貧困戶白介子。
鄒迪在城市長大,,畢業(yè)后原本可以在通遼市里找一份工作,,但為了到基層一線鍛煉,2017年3月他主動請纓,,到太平莊嘎查任第一書記,。
“剛來到這兒時,我心里特別緊張,,擔(dān)心鄉(xiāng)親們不信任我,。”鄒迪說,,“他們都說我是奈曼旗最年輕的第一書記,。”帶著對扶貧工作的激情,,還有些許的忐忑,,鄒迪開始了扶貧工作。
2017年底,,一次偶然機(jī)會,,鄒迪關(guān)注到了剛剛被精準(zhǔn)識別為貧困戶的白介子。
白介子的愛人四年前因病去世,,留下她和剛上大學(xué)的兒子相依為命?!凹依锏捻斄褐吡?,兒子又在外地念書,我每天自己在這屋子里住,,很孤獨,。”白介子指著屋里的地磚說,,“老伴走得突然,,這房子還是他走前裝修的,,地磚都是當(dāng)年他親手鋪的?!?/p>
鄰居們怕她孤單,,經(jīng)常叫她嘮嘮家常、招呼她一塊兒吃飯,,白介子常常這家走走,、那家住住,但精神頭和以前相比差了一大截,。
為了讓白介子重拾生活信心,,也為了幫她早日脫貧,鄒迪決定借住在白介子家,,和她一塊兒生活,。“大姨本身是個女強(qiáng)人,,但是生活對她的打擊太大了,,我要幫她找回以前的狀態(tài)?!?/p>
建檔立卡之后,,鄒迪幫白介子用扶貧資金買了10只基礎(chǔ)母羊,兩個人在院里蓋起羊圈,。種地,、養(yǎng)羊,兩個人在田間地頭忙活得熱火朝天,。漸漸地,,白介子的精神狀態(tài)好了。
【為了民族復(fù)興·英雄烈士譜】 新華社鄭州2月21日電(記者張浩然) 位于河北邯鄲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內(nèi),,蒼松翠柏,莊嚴(yán)肅穆,,抗日驍將肖永智烈士長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