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是邁向復興的光明圖景——
人工智能機器人,、南水北調工程模型,、復興號動車組模擬駕駛平臺,、C919大型客機模型……基礎設施、中國制造,、高精尖科技等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現出泱泱大國的萬千氣象。
“看過展覽后真的讓人熱血沸騰,這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從而更加堅定了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決心,。”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7級穆青班團支部書記吳鴻瑤的話,,說出了觀眾們的心聲,。
使命: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0年改革開放,是對這一鄭重宣誓最好的注腳,。
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近9歲,;7億多人擺脫貧困;城鎮(zhèn)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增加30.2平方米……一部中國改革開放史,,就是一部黨帶領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
在2018年12月18日舉行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對百名改革先鋒進行表彰,。
受表彰人員中,有一位西藏牧區(qū)改革的“排頭兵”尼瑪頓珠,,他是西藏自治區(qū)改則縣物瑪鄉(xiāng)搶古村黨支部書記。尼瑪頓珠帶領群眾以牲畜入股,、勞動力入股,、聯戶放牧、草場流轉的“四個入股”方式參與合作社運營,,探索總結出“六個統(tǒng)一”運作模式,,實現了由過去的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
“今天家鄉(xiāng)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恩情,。”尼瑪頓珠表示,,合作社發(fā)展取得的效果,,讓他有信心、有決心把合作社繼續(xù)做大,,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展館內,小崗村18名農民按下的紅手印與天津濱海新區(qū)封存的109枚公章同時展出,。從紅手印到紅印章,,從包產到戶到簡政放權,從農村改革解題到國企改革攻堅……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使命、破浪前行,,堅定不移帶領億萬群眾把改革進程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