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4月6日電 題:這些“扶貧戰(zhàn)士”用生命踐行信仰,!
新華社“中國網(wǎng)事”記者楊靜
他們,奔走在扶貧一線,,田地里,、牛圈旁、高山峽谷間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哪怕為脫貧工作獻出生命,;他們,離我們很遠,,也離我們很近,,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扶貧戰(zhàn)士”。
清明時節(jié),,云南多地降下小雨,,不少群眾自發(fā)紀念犧牲的“扶貧戰(zhàn)士”,,緬懷努力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的“親人”。
緬懷:追憶犧牲的扶貧干部
一大早,,馬福生就帶著祭祀用品,,從葉枝鎮(zhèn)新洛村趕往位于縣城的公墓,去看看為村里脫貧而犧牲的和先念,。
2017年10月24日,,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財政局局長和先念在宣講活動結束后,就帶人驅車進山訪貧,。進牛圈,、圍火塘、聊種養(yǎng)……訪問了幾家后,,他和同事準備到山澗邊的貧困戶家再看望一下。一塊石頭突然從山坡上飛出,,砸向山路上并肩行進的兩個人。他推開了同事,,自己卻被石頭砸中,不幸去世,。
“老和,,我來向你報告去年村里的脫貧成績了?!瘪R福生剛說完,,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維西縣財政局掛鉤幫扶新洛村,,和先念生前最關心村里孩子的教育問題,。2015年以前,,村里是輟學的重災區(qū),,只出過一名大學生,。去年,,村里實現(xiàn)了適齡學生“零輟學”,在校大學生已有9名,。
“只要給他說了村里脫貧攻堅的困難,,他都會想辦法幫助,,很多時候還自己掏腰包,?!睂︸R福生而言,,和先念不是什么領導,,更像一名老大哥,為村里謀劃產(chǎn)業(yè),、帶頭做群眾工作,?!叭ツ昵迕鞴?jié)我也來了,,雖然他離開了,但給他說說村里的脫貧,,讓他不要牽掛,?!?/p>
云南是我國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多重因素疊加讓云南的貧困縣,、貧困人口位居全國首位,。扶貧干部肩負使命,,奮戰(zhàn)在基層一線,。
2018年4月26日,,昆明市東川區(qū)湯丹鎮(zhèn)扶貧辦副主任吳國良在下鄉(xiāng)扶貧途中發(fā)生車禍,不幸因公殉職,。當群眾得知這一消息后,,從不同地方趕來參加他的遺體告別儀式,,送他最后一程,。“這個娃娃工作認真,,心還好,,但就這樣走了,。”63歲的湯丹鎮(zhèn)中河村村民羅天存感慨,。
接力:幫助群眾擺脫貧困
2個月遍訪22個村民小組,,平均每天2萬多步,走爛了2雙運動鞋……這是云南省大關縣打瓦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王秋婷在遇難前的工作狀態(tài),。去年11月,,王秋婷從村里趕往縣城單位匯報工作,途中遭遇車禍,年僅26歲的她不幸遇難,。
打瓦村是當?shù)氐纳疃蓉毨Т澹?014年貧困發(fā)生率超過50%,。王秋婷駐村時的愿望是修路,、搞產(chǎn)業(yè)脫貧,,多次調研論證后,修建了5.62公里的公路,。為了勸返輟學學生,,她多次走訪,、電話聯(lián)系學生家人,;為了幫助貧困群眾賣蜂蜜,她在朋友圈為蜂蜜代言,。
為早日實現(xiàn)她的夢想,大關縣派出譚云賢等人繼續(xù)攻堅,?!拔覀儠雍妹撠毠赃@一棒,,讓村里的貧困群眾早日脫貧,。”打瓦村第一書記譚云賢說,,經(jīng)過這些年的攻堅,全村的貧困發(fā)生率已降至22%,,村里還發(fā)展了獼猴桃、花椒等扶貧產(chǎn)業(yè)。
精準扶貧以來,,云南“四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的路,、房,、醫(yī)療、教育等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變化背后有財政投入、各方支持力度的增加,,有一批批扶貧干部忘我的堅守。
吳國良的父親年近60歲,,是一名農村黨員干部,2003年在村里工作以來,,一直在為村里謀發(fā)展,。妻子李梅則是在吳國良調任湯丹鎮(zhèn)工作后,,參與到扶貧工作中,,成為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吳國良犧牲后,,弟弟吳國榮也從市里回到東川區(qū)參與到扶貧工作中。
“我們全家都是扶貧隊員,?!眳菄鴺s說,自己回來干扶貧工作的原因就是為了完成哥哥未竟的使命,。
忘我:用生命踐行樸素信仰
55歲的張?zhí)柧┦抢ッ魇兴痉ň竹v尋甸縣七星鎮(zhèn)戈必村第一書記,今年是他駐村的第6個年頭,。2017年是尋甸縣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當年11月1日,,自己的肺大泡破了形成氣胸,他獨自開車去昆明的醫(yī)院進行治療,。醫(yī)生建議住院療養(yǎng),,但沒過多久他就背上挎包,回到村里繼續(xù)開展扶貧工作,。
“我是一名黨員,,就要用行動踐行入黨誓詞?!睆?zhí)柧┱f,,駐村扶貧并非走形式,而要與群眾打成一片,,聽群眾的脫貧想法,用足脫貧政策幫助群眾擺脫貧困,。
倪明真,,尋甸縣甸沙鄉(xiāng)蘇撒坡村委會主任,這個海拔超過2700米的彝族村子貧困發(fā)生率近70%,。2017年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為了不影響脫貧工作,第一次化療結束的第二天就從昆明趕回村里,,土坯房變成了磚混房,、村里有了生態(tài)養(yǎng)殖產(chǎn)業(yè)……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但他卻在一次次化療后,,身體越來越差,,自家是全村最后一個把土房子改造為磚房的。
記者2018年7月19日采訪他時,,他的頭發(fā)基本掉光了,,但依然保持著飽滿的工作熱情。早上7點多就出門,,晚上10點多才回家,。他說,,希望大家能夠過上好日子?!叭绻习傩障乱粚眠€選我,,我還會盡力把事做好?!蔽丛氲?,5個月后,倪明真因病醫(yī)治無效,,不幸去世,。
記者了解到,在清明節(jié)期間,,有不少群眾自發(fā)為犧牲在扶貧一線的干部掃墓,,部分群眾未能到公墓瞻仰,但也通過自己的方式追憶犧牲的扶貧干部,。
云南省扶貧辦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全省有73名扶貧干部因公殉職,。他們心系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努力讓群眾脫貧,,也被大家銘記,。他們用生命踐行樸素的信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原標題:道德扶貧的路并不遙遠每年春運,打拼在外的人們都會上演一場波瀾壯闊的春運返鄉(xiāng)和返程大戲,。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順利回家和返程,,交通部門竭盡所能來暢通廣大旅客回家的路。